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油然而生!

或许就是一份难得的认同之感。

能臣良将为什么说可遇而不可求,既要靠机缘巧合,也要靠心有灵犀。

而这个虞允文虽说素未谋面,却从他的字里行间已然感觉到了默契和认同,不得不说文字的魅力便是源于此。

“臣对: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臣尝历考前古,当唐室陵夷之际,藩镇跋扈,主权下移,乃能左顾右盼,慨然起恢复之心……”

“故以变法革新为中兴之基,以军制变革为一统之基,以藏富于民为恢复之基。届时我朝以富足而临天下,则诸侯群拜;以雄兵而霸天下,则四夷臣服。”

“其余则乃攘四周之夷狄,弭民间之盗贼,足食而以练雄兵,澄朝堂之冗官,复天下之农业,革贪污而消冒滥,宽民力而给车徒,亦为大宋中兴之基也!”

虞允文整篇策问的答题,更多的是体现出革新变法和军制改革,以及藏富于民。

或许是他之前是仁寿小吏的缘故,政治敏锐力比一般普通士子要强不少。

对于朝政的理解和结合地方的实际运用,能够深入的发现问题之所在。

同时他对于强雄兵征服四夷、消弭盗贼而维护治安、清除朝廷冗员并惩治贪腐等都很有针对性。

更为难得且重要的是,他认为对民众采取宽松和藏富于民的理念,把民众摆到很重要的位置。

“妙不可言!此子才情俱佳,可堪大用!”

当赵构一口气看完虞允文的策问,有种畅快淋漓之感。

所言所思皆切中要害,并且许多方面和自己的政见非常接近,更加增添了一些对他的好感。

文中体现的格局和责任感站位很高,很有把自己放在宰执天下的位置去考虑问题。

赵构不禁腹诽道,此子须好好培养历练一番,将来可堪大用。将来说不定还能入阁拜相,功垂千古!

殿内众人虽然不知道官家说的是谁,但既然有人能引起官家如此赞许,就已然说明此次殿试非常成功。

至少说明此次殿试之中,有能够吸引官家注意的有用之才。

李浩和林升的策问试题都是针对于各自熟悉的领域来展开论述。

从策论来看,李浩对于农事颇为推崇,认为农事乃是万事之基,既能让民众富足,又能让国家富强。

整篇详述了他自己对农事发展的见解和认知。

或许是李浩对于农事的熟悉,竟然也认为去安南引进优良稻种,从而改良出适合大宋的优良品种,让大宋粮食的产量能够大幅度的提升。

李浩这样的认识倒是和赵构正在实施的计划不谋而合,或者李浩将来在农事这一块也能够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出来。

林升或许是由于出身温州府的缘故,对于海运和商贸之事却是颇为熟悉。

他在策问中认为中兴之基在于开放海禁,与各国各邦四方通商往来。

在他看来,富国之基单靠农事很难完成。只有将大宋的各类商品与海外各国进行通商往来,既能够消化富余之货物,又能够引进急需之物品。

一来一往之间便是积累财富的通道。

从策论中也能看出林升对于通商的热爱和熟悉。

看完李浩与林升的策问试卷,对此二人赵构同样是颇为满意。

赵构对于二人的使用在心中也有了个初步的构想。

将来张去为从安南引入优质稻种之后,李浩可与其配合负责稻种改良和推广,可以专心与农事。

而市舶司的重启和海禁的解禁,同样给到林升这样的机会。

让这些专才去做他们擅长并且热爱的事情,也许才是真正的人尽其才。

看到官家时而拍案叫好,时而陷入沉思,时而面带笑容,时而眉头紧锁。

众人在默默且漫长的等待之中,终于等到了赵构的回应和定夺。

“一甲十人,十篇策问文章,各有千秋,才情与政见俱佳,实为我大宋之福。朕以为虞允文此篇胸襟广阔,格局高远,直击要害,可为第一。”

“李浩与林升两篇偏重于各自熟悉之领域,且见解颇深。虽无虞允文格局之高,却也有其专注之论。可为第二与第三。”

“其余七人可按省试依次排序。”

赵构这话一出,基本上就是一锤定音。

殿试的名次也就此诞生。

虞允文为一甲第一名,便是状元。

李浩为一甲第二名,便是榜眼。

林升为一甲第三名,便是探花。

赵鼎等一干人等听完齐声称诺,这十篇策问都彼此传阅过,对于他们而言也是非常看好虞允文。

毕竟他既有从政的经历,也守侍奉父母的孝道,还能博古而通今。

更为重要的是,整篇策问文章立意高远,一上来就把自己站到宰执天下的高度。

如此雄心壮志,也让赵鼎等人觉得后继有人。

按照规制,殿试名次评定后,即举行唱名赐第仪式,皇帝亲临集英殿。

殿试官、省试官及宰臣、馆职等入殿侍立,举人候于殿门外。

然后依次传唱举人姓名,中举者接受皇帝赐予的科举等第。

只见殿试官站立在集英殿门口传唱着举人的名字,而举人们则根据叫的名字依次进入集英殿。

“一甲第一名 隆州仁寿虞允文!”

只见一身姿雄伟,慷慨磊落,举止有度的年轻人缓缓的从殿外步入集英殿。

举手投足之间颇有沉稳之气,不卑不亢。

“一甲第二名,临川李浩!”

“一甲第三名,温州平阳林升!”

“……”

殿试官宣读完毕之后,一甲十人全部依次进入殿内,接受官家赐予的科举等第。

赵构见到一甲的进士们个个器宇轩昂,心中倍感欣慰,感叹道大宋后继有人。

对于自己亲自监督的这次公平公正的殿试,他的内心也是非常认可。

同时也为将来的殿试打造了个非常好的范本。

然后又是二甲和三甲的分别依次传唱,进入殿内接受科举等第。

仪式完毕之后整个殿试的评定便由此完成。

接下来便是揭榜后第二天的琼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