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琼林宴!

源于宋太祖赵匡胤时期,便是殿试之后宴请士子们的宴会,以庆祝金榜题名的新科进士。

因为在皇宫内的琼林苑举办故而称之为琼林宴。

虽然现在身处临安,皇宫大内已无琼林苑,但依旧按照原来的名称沿袭下来。

“奉诏新弹入仕冠,重来轩陛望天颜。云呈五色符旗盖,露立千官杂佩环。燕席巧临牛女节,鸾章光映壁奎间。献诗陈雅愚臣事,况见赓歌气象还。”

后世文天祥也曾经以状元身份参加过琼林宴,并做诗赋而纪念。

对比同样类型的鹿鸣宴,琼林宴无论是规模还是规格都要远远大于其。

但是对于赵构而言,琼林宴更多的是体现朝廷对于读书人的重视,而不在于其奢华的程度。

囿于眼下的财局困顿,赵构便与众大臣商议了勤俭举办琼林宴的想法。

对于这个想法,主战派当权的大部分都是反对奢靡浪费,自然也能得到支持。

既然现在国库紧张,既然正在整肃朝纲,既然眼下战乱危局,那么自然是要勤俭节约。

没有了“四司六局”的操办,没有丝竹之乱耳,没有了珍馐佳肴,没有了巨额赏赐。

只有君臣之间的相互勉励,只有清茶淡饭之中的风清气正。

整个琼林宴便自然处处体现着卑宫菲食和黜奢崇俭。

对于这帮进士们而言,他们都是奔着革新变法和一统河山取得,显然与前两届进士的想法有些许不同。

他们更在乎的是官家的志向,更在乎的是在朝堂这个大舞台展现自己,至于宴会是否奢华都不重要。

赵构此时端坐在集英殿中,一甲前三名依次陪坐。

其余二甲三甲均有宰执和殿试官等陪同。

““爱君忧国毋终怠,厚泽深仁赖广宣。”诸位学子乃是大宋优中选优出来的栋梁之才,今日朕在此设宴,一来为祝贺诸位高中进士,二来与诸位交心畅谈。可以畅所欲言,无所顾忌!”

赵构开始便定了个调子,虽然进士们都是精英,但毕竟还初睹圣颜,难免会有些沉闷和拘束。

他需要在这些读书人的代表们心中树立清明和善的形象,更需要树立广纳谏言和从谏如流的形象。

“臣等叩谢圣恩!”

进士们齐声跪拜!

对于他们而言,能够有幸参与殿试并且高中进士,能够有幸见识君王并坐而论道,已然是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赵构望着进士们铿锵有力的回应,则是点头称赏,这套人马可谓是天子门子。

将来若干年以后这些人里面会有一些脱颖而出从而主持朝政,同时也是南渡之后脱离前朝影子的文官群体。

对于赵构而言赵鼎、李光等人皆为前朝旧吏,还不能算的是完完全全的自己人。

等到这帮进士们成熟之后,作为天子门生的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赵构班底。

这帮天子门生一定会毫无疑问的忠于自己,并且不仅仅能为自己所用,更能为自己的子孙所用。

赵构同时看着一甲的前三名,个个都气度不凡,皆为人中龙凤,也是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看着眼前一位身材高大,且举止有度的年轻人温和的说道:“坐,坐!听闻虞卿乃是虞世南后人,曾经在仁寿出任官吏?”

虞允文听完心中一惊,这都还有没有介绍自己,官家就能知道谁是谁,看来这爱才惜才的名声确实是名不虚传。

面对官家突如其来的问话,不免有些错愕,可是自己毕竟曾经在地方当过小吏,比起其他进士而言会更加沉稳一些。

“回官家话,虞世南是臣先祖,尔后虞氏一族迁至仁寿至今族人一直秉承先祖训示,时刻不忘忠君爱国。臣蒙父祖之荫而进入仕途,今日幸得官家错爱得以高中,委实惶恐之至!”

虞允文的一番话从容淡定,寥寥数语便将自己的家世来历和个人简历介绍得一清二楚。

言语中并没有高中后透着的得意忘形,反而是彬彬有礼,谦虚有度。

“朕闻虞卿母亲早逝,为了照顾患有重疾的父亲而一直未参加科举,可见很守孝道。为何此次有愿意参加,是为何故?”

赵构对着虞允文赞许的点了点头,对他的回答很是满意。

状元郎与自己年龄差不了几岁,没有年轻人的那种恃才自傲和青涩,却是很有一股成熟稳重之气。

对于虞允文的仁孝,赵构是非常认可的,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没有继续坚持照顾父亲,而是来参与科举考试。

“回官家话,臣照顾父亲已有三年,起初不想因为其他事情而分尽孝之心。本来是想善始善终,可听闻朝中革新变法,官家意图中兴大宋而完成山河一统,心中顿觉澎湃激扬。臣自此茶饭不思,便起了科举入仕而为国分忧之心。臣父听闻亦非常支持,且有一话送与臣,让臣更加坚定报国之心。”

如果没有赵构的革新变法和北伐之志,或许激发不了这位已过而立之年举子的雄心壮志。

不得不说,君王的仁爱和胆魄才是吸引能臣良将的气质之所在。

“哦,虞卿父亲说了何话,让你如此坚定?”赵构好奇的问道。

对于这样的官宦世家而言,言语和思想也代表了地方官吏对于朝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因此赵构也是想了解虞父说的什么话,由此会看出自己和朝廷在地方上的地位。

并且父亲对于儿子的教诲和忠告,对于其今后在朝堂上的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虞允文本是赵构看重的人才,自然也希望从中了解虞父对其的教诲。

“臣父曰:“吾子须谨记先国后家,先君后父,先忠后孝。无国何有家,无君何有父,无忠何有孝!”臣听完热泪盈眶,甘愿为官家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

虞允文说到这里有些激动,对于父亲的教诲还是非常感动。

父子毕竟是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多年,为国分忧而舍小家,可见忠君爱国之心已是深刻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