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 > 第273章 肉疼的李景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所需的土地可不是百十来亩,起点都是数千亩,你能舍得?”朱允炆怕他不明白,特意说道。

听到这,李景隆心里也是一惊。他原本以为朱允炆只是看中他家的哪块田,送与皇上便是,哪成想这是奔着他家老底来了。

都说崽卖爷田不心疼,要是多了哪能不疼。李景隆就是这样,现在他后悔的肠子都青了。心里不住的问候:‘张震这个死太监,坑老子’。

不过说出去的话犹如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况且还是跟皇上保证,就更不能反悔了。

“既然是造福我大明百姓的事,臣义不容辞,臣舍得!”李景隆几乎是咬着牙、滴着血说道。

“爹啊,你泉下有知,可不要怪儿子。不是儿子败家,实在是没办法啊,皇上开口要田,儿也挡不住啊。”李景隆心中呼唤道。

“行了,看你那股子肉疼劲儿。朕不白用你的地,等过两天给你安排个差事,保准你稳赚不赔。朕也不要你的地,就用两年,两年后你的地还是你的。”朱允炆道。

李景隆终于缓了一口气,听到皇上真的只是借用,他心里的石头落下。只要地还是自己的,皇上别说用上两年,三五年都不是问题。

他可不仅仅靠着地生活,城中的酒楼、药铺等生意足够整个府中开销了。要说群臣中谁最会赚钱,还得是李景隆,所以他也最富有。

朱允炆本来准备借用两千亩地,没想到李景隆得知他仅仅是借用两年,便主动将所有旱田都献了出来,足足有四千余亩,可把朱允炆一阵高兴。

有了李景隆的四千亩、李善长的两千亩,剩下的皇家土地也够用了。土地的事儿算是解决了。

种子、土地朱允炆都解决了,连怎么种朱允炆都说的清清楚楚,剩下的事儿就交给户部。

皇上看重的事儿官员们自然不敢怠慢。很快,户部已经梳理出周边种庄稼的好手,先是修整土地,卧肥松土。将土地来来回回修整的如工艺般精细。

阳春三月,天气转暖。京师城北至城东一大片旱田里热火朝天,新任户部尚书徐贤(吕昶已告老)亲自协调人力物力,工部也出人配合。

有意思的是户部农政主事郑吉士亲自下田。他身着一身粗布麻衣,光着脚挽起裤腿,与农人们一同进行播种。

郑吉士本就是农民出身,当朱允炆介绍玉米可以亩产近千斤时,他眼中充满了迫不及待。

作为主管农政的主事,他每年都会关注各地的收成情况。好年景大明平均亩产粮食也只有三百来斤,正常来说平均只有二百多斤,要是遇上个灾年,基本上颗粒无收。

现在听闻这个叫玉米的东西不仅产量高,而且好存活、抗灾祸,自己怎么能不激动。用他的话说种下的不只是玉米,更是大明百姓的希望。

种地的都是精心挑选的庄稼把式,不仅速度快,而且手下的活精细。尤其听说这是皇上下令种的田,他们更加卖力。

天下百姓千千万,种了一辈子地,有谁啥时候给皇上卖力过,这足够他们吹嘘几辈人了。况且朝廷给的工钱也公道,幸福感更是爆满。

打孔、浇水、播种、埋土,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朱允炆站在城头,看着远处的劳作情景,心里也充满希望。

农业是急不来的,春种秋收是自然定律,人再着急,也得等到时候。而有一件事,朱允炆却等不及了。

那就是大孤山铁矿。这座矿山他已经盯了几年,因为种种原因耽搁,无法开采。

现在外因解决了,草原上还在进行拉锯战,瓦剌与鞑靼除刚开始进行了几次规模大些的战斗后,接下来一直处于平衡状态。

小规模冲突常有,大规模战争没有再发生,双方都知道如果他们一方真的崛起,大明这个裁判员就会出手,干扰比赛的结果。

因此,尽管乃尔不花与马哈木彼此都想弄死对方,统一草原。但目前来看他们做不到,还不如互相掣肘,静待机会。

藩王因素更是不存在了,可以说现在的大孤山铁矿,除了大明朝廷开采,其他人休想染指。

不过一个硬性条件朱允炆还欠缺,那就是钱!

开一个矿可不是派一批人、拿几把铁锹、洋镐挖就行了。除了需要大量的工人外,还得要驻军保护;开采出来后也得运回加工的地方,安全起见当然是京师。

光是这些前期的工作量,没有数十万人根本不可能完成。

这些人要发工钱、要吃饭,更要生活,随便哪一项的开支都是深不见底。

主要它还不是一件可贸易的商品,短期内回不了本。以现在的国库资金,根本支撑不了这项工程。

所以朱允炆在等,等那个富可敌国的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