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铁军也有花,新郎的胸花。

后来的人总以为以前什么都没有似的,其实不是,啥都有,而且一点也不比后来差,有一些东西还要更漂亮精致一些。

就像我们总以为古代的人要啥没啥,其实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人家生活的比我们丰富多彩,反而是有些东西我们没见过没尝过。

张铁军和周可丽都换上了自家服装厂专门给两个人量身定制的结婚礼服,张铁军的是紫红色,周可丽的是红紫色。

上衣都是对襟小立领斜插肩,男式为窄袖,女式为敞袖,从肩到胸前有手工刺绣的牡丹和龙凤图案。

下衣,应该叫裳,男式里面是裤,外罩裳衣和刺绣拖须,女式是襦裙,装饰着刺绣蔽膝。

这也是服装厂今年推出来的新婚礼服中最高级的一款,两个人身上这一套的造价成本就超过了三千块。

主要是面料和刺绣占用的成本太高。当然了,推向市场的不会这么贵,刺绣会换成普通丝线机绣工艺。

手工金银丝线的肯定也有,需要单独定制。

“真漂亮。”周妈看着换好衣服的两个人眼睛都在发光,拽着女儿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圈。

“妈,转迷糊了都。”

“就这么两下就迷糊了?我就是看你穿着好看多看看。这衣服平时也能穿吧?要不然就太可惜了。好看。”

“能穿。”张铁军也感觉好看,站在一边点头:“这是今年定制车间的主打,唐式襦服,就是对着日常穿着来的。”

“我这个还行,你这个平时也能穿呐?”周可丽揪了揪张铁军身上的衣服:“到是挺好看吧,就是现在男的谁穿裙子啊?”

“这不叫裙子。”

“叫啥它也是裙子。”

“平时可以不围这个,只穿着裤子。”

“就是这个刺绣的面儿也太大了,这能穿着怕是不能太舒服,硬梆梆的。”周妈摸了摸张铁军胸前的刺绣图案。

金银线绣出来的东西确实硬,还重,这个平时穿那可真是挺累的,也不舒服。

古时候皇帝阁老大臣都是在大朝会或者祭祀的时候才会穿这么一套,平时才不会穿呢,谁也不想遭那个罪。

实话实说,大臣的还要好一点儿,皇帝的衣服但凡正式一点的就没有穿着舒服的,平时都是穿着相当普通的衣服。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背心大裤衩那种,再拎把蒲扇,踩双人字拖。

这是真的,唐宋的皇帝平时就这么穿,到了明代进入小冰河期,服装上才不得不进行了改变。冷的嘛。

两个人戴上胸花,周可丽还有头花。周可丽硬给周妈也戴上了头花,那种小一些的单花。

准备妥当了,周妈就带着小两口去迎人认人……其实就是显摆。

一直到了十一点过,人且算是到的差不多了,宴席正式开始。

虽然不准备搞什么仪式,但是应该有的还是要有的,也请了主持人过来活跃气氛给大家介绍新人什么的。

今天是女方摆酒,按规矩男方的家长不能到场,周爸代表老周家上台讲了话,正式把周可丽交给了张铁军。

接下来就是开席了,山珍海味端上来,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周可丽拉着张铁军给来宾敬烟,就是带着他认识一下这些娘家人。

在女方家里,敬烟是新娘递烟介绍,新郎给点烟问好。

蒋卫红和几个安保员不远不近的跟在后面,仔细的盯着每一个人,就怕突然发生点什么情况。也算是一种职业病吧,人一多他们就紧张。

人且不多,一共就准备了十几桌,这要是大办的话怎么也得三十桌起步。这边结婚摆个五六十桌的都是很正常的事儿。

十几桌,也就是一百好几十人,这一圈烟点下来也是挺累的,脸都笑酸了。

回到后面周可丽就往张铁军身上倒:“我的妈呀,这也太累了,这还不带敬酒没搞那些仪式呢。结婚真太不容易了。”

“先别累,”张铁军笑着扶住她:“你得这么想,明天俺家那边还有一波呢,估计人得比你家多。”

周可丽就去咬张铁军:“你个大坏蛋,就能故意惹我,就不能让我好一会儿。呸,这衣服也太便了,咬不动都。”

张铁军摸了摸胸前的刺绣,这哪是衣服啊,这明明就是布甲。

那些正常销售的流水线产品就不会这样了,刺绣用的是棉绣彩线,要比这个软的多也轻的多,关键的是图案也不会这么大这么密实。

所以啊,贵的也不一定就是合适的,人得讲舒服,讲合适,不能一味的追求贵和豪华。

“帮我换下来吧,别再给弄埋汰了明天没法穿了。”周可丽让张铁军帮她礼服脱下来:“我这个怎么没那么硬?”

“废话,你这个就是为了平时也能穿做的,用的是棉彩线,没看图案都是大花空心的。”

“我还以为就是为了好看呢。确实也挺好看。就是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穿了。”

“一个礼拜休两天呢,还有节假日,穿的机会有的是。”

“也是。就是太艳了,穿出去满大街的人都得瞅我。”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谁都不瞅还穿它干啥?再说你就当给咱家服装厂打广告了。”

其实不只是这一款红的,还有其它颜色的,素雅偏淡的,只不过今天不合适穿。

服装厂推出来的虽然是婚礼礼服,但还是考虑了日常穿着方面的问题,不会是那种一辈子只能穿一次的骗钱货。

不大办还是有好处的,敬完烟就没什么事情了,就是等着大家吃好喝好然后把人送走就完事儿,省了大半的麻烦和劳累。

十二点半,大半的客人就已经心满意足的走了,每个客人临走还给了一个喜包,里面装着瓜子花生喜糖和两包烟。

九六年这会儿矿区这边结婚随礼大概是五十一百这种,关系亲近的也有两百三百,基本上已经没有拿二十的了。

今天来老周家的基本上都赚了,光那两盒大重九就回了一截血。

等到自己家人吃了饭和饭店结过账,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

张铁兵直接打车去了选厂,张铁军他们四个人回旅社休息。

本来张铁军也是想直接去选厂的,可是早上周可丽没吃到肉,又因为结婚摆酒有点兴奋,噘着小嘴不高兴。

自己媳妇儿肯定得宠着,于是只好先回旅社去吃海鲜大餐,费了好一番力气才算把自家小媳妇儿给摆弄明白了。

确实是水头足,一撮弄一噗呲。

睡了一觉,下午周爸周妈又回南山去走动老邻居,张铁军和周可丽回了选厂。

年底了,所有的生意都好做,张家小店里也是宾客盈门。

两个人一进门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热闹场面,不只是楼上的服装床上用品卖的好,楼下的百货水果也搞的像提货似的。

东北人买东西,尤其是置办年货,和关里南方的差距有长白山那么大。

关里南方都是论斤,论个,东北都是论箱,论件这么买,也不知道这个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反正从张铁军小时候就这样了。

这个应该和性格有关系,东北人大多是急性子,懒得一趟一趟跑麻烦。

这是一方面,另外就是和气候有关,大冬天的谁出门不冷啊?再说买回来往那一放又不坏,想吃了随手就拿也方便。

而且以前物资也缺乏,不多买点后面可能就没了。

最最关键的是,还能吃,大人小孩子都能吃,同样是一家三口吧,东北人一天吃的东西得是南方一家三口的好几倍。

冷的嘛,需要的能量就更大。

张妈在收银台那一边帮忙一边和她的闺蜜们说话,看到张铁军和周可丽进来就笑:“回来啦?那边都完事了呗?”

“顺利搞定。”张铁军笑着和这些个姨打招呼,给周可丽介绍。

接下来就是一通夸呀,也不知道这些姨中午都吃什么了,怎么就这么多好听的话呢?都不带重样的。

一个女人顶五百只鸭子,一个姨至少能顶八百只。

张爸在里面窗边和他的几个朋友说话。

东北的老爷们和老娘们就完全是两个极端,尤其是在晚辈面前,玩的是深沉和高冷套路,点点头就算完了。

顶多加一句这孩子变样了。出息了。

毛叔两口子都在,毛叔在这边和张爸喝茶,毛婶在那边和张妈神唠。她嗓门也大,和吴姨两个像比赛似的。

“铁军,你不去食堂那边看看哪?”张爸问了张铁军一句:“小秋你坐,歇歇,累不累?”

“不累,就是敬烟那会儿有点,腿都站酸了。”周可丽皱了皱鼻子:“幸亏不大办,我感觉能要我半条命。”

毛叔就笑:“那可不,结婚可不轻快,这事那事的一整天忙活下来,饭都吃不下,你们不大办就对了。

小兰结婚你们是没去看,那家伙,结完婚躺了三天。”

“现在的孩子也太能闹腾,”孙叔说:“咱们那个时候哪有现在这么多事儿。”

“这话让你给说的,咱们那个时候是怎么回事儿?那时候在外面拉个手都犯错误呢,能一样?”

“铁兵呢?”张铁军给叔叔们挨个递了根烟,问了张爸一句。

“和毛军玩去了,谁知道跑哪去了。现在小哥俩见一面也不容易,不管他了。”

毛军考的是本市大学。

这小子初中的时候学习还挺好的,到了高中不知道怎么的就跟不上去了,不过也还好,离家近,他们家的条件也不指望着他改换门庭。

其实按毛叔毛婶的想法,他能考上技校进厂当个工人就挺好,家里给活动活动进个科室,这一辈子也就是衣食无忧了。

结果计划没有变化快,去年的时候,厂矿技校全都停办了,只保留了公司技校,现在叫本市冶金高级技工学校。

这所学校仍然担负着给钢铁公司培养高级技术工人的责任,后来会和钢铁公司卫生学校合并组建辽东冶金技师学院。

零九年,技师学院合并了职工工学院,成立辽东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是辽东唯一的国家级示范职业技师学校。

技师和技工的差别就在于,技师是高级人才,起步点比较高。

其实考这个学校也是相当不错的,可惜是这小子没考上。这会儿技师学院比大学难考多了。

这就像张铁军当初初中毕业那会儿,学习好的谁去上大学呀,中专小中专技工学校技师学校,哪个都比大学好,上学就有工资。

这是时代的差异。结果还没过去几年,这些学校就都面临着改变,大学成了唯一的选择。然后又没过上几年,大学也就那样了。

到不是说不能变变了不好,只是……怎么说呢?快了,搞的太快了都没给缓冲期甚至都没考虑好后面怎么弄,结果就是一团糟。

一大批人莫名其妙的成为受害者被抛弃,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