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英国公 > 第67章 为了一己私利不拨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7章 为了一己私利不拨钱

就在张之极与魏忠贤说话的时候,户部尚书李汝华正在一座茶楼喝茶呢。

与他喝茶的不是别人,正是督察院左都御史张问达。

原来,张问达得知张之极前往宫里取钱,就来到了户部通知李汝华。

两个人自然料到张之极接下来会到户部要钱。

所以,李汝华就躲了出去,并且通知李长庚等人,这笔钱必须得自己下令,才能拨付。

出了户部,不能回府,万一张之极到府上找自己怎么办呢。

于是二人就到茶楼喝茶,听听说书人的精彩评书。

张问达喝着茶,说道:“李大人。看张之极这番操作,莫非辽东方面真会失败呀?”

李汝华回道:“张大人。你是不是被这小子冬天种出土豆给吓到了。袁应泰那可是集结了十八万的军队。兵多将广、粮草充足,拿下区区一个抚顺城,还是没有问题的。有了杨镐的前车之鉴,他定然不会犯那些低级错误的。所以,这小子就是在危言耸听。”

“既然是这样。他为什么还要大力支持熊廷弼在京营练兵呢?”

李汝华解释道:“张大人。熊廷弼回京时,在城外救过张之极一命。这小子自然是想让熊廷弼起复。他这么说,无非是让大家紧张起来,趁机为熊廷弼争取更多的资源。即便是袁应泰那边成功了。再向辽东增兵,熊廷弼训练的这支部队,也会是优先考虑的。到那时,熊廷弼通过立功,也会恢复原职的。不得不说,这小子这个思路很奇特,也很巧妙。老夫还是有些佩服他的。”

张问达笑着说道:“可惜他的这个小伎俩被茂夫兄识破了。”

李汝华摆了摆手说道:“谈不上识破。只是不想让他得逞罢了。好不容易将熊廷弼罢免,又岂能让他起复。张之极这小子这段时间蹦跶得有些厉害。你我还是要小心一些呀。”

张问达说道:“这小子前些日子遇到刺杀,侥幸逃过一劫。到现在还没有查出是何人所为。显然,想要他死的人不在少数。他虽然贵为英国公府的世子,还和皇上搭上了关系,可是毕竟还是年轻,照目前的趋势发展的话,很容易膨胀,注定不会有好下场。他再能蹦跶,结局早已注定。”

李汝华喝着茶,说道:“不过看他这么上蹿下跳,老夫就来气。即便是不能亲自动手,添添柴,加加火,还是可以的。我听说前阵子还讹了怀柔伯两万两银子。勋贵那边又得罪一批。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张问达点了点头,说道:“就看他这种找死做法,我看他是悬了。”

“早死早安心。好了,不谈这个晦气的家伙了。喝茶,听书。”李汝华说道。

三十万两白银,可以说解了燃眉之急。

熊廷弼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放军饷。

军饷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是在增加。

戚继光早些年在东南沿海募兵时,一名士兵每年的饷银也就是十两。后期到北方蓟镇,饷银增至每人每年十八两。

嘉靖、隆庆、万历这几朝,募兵的标准也相应上调。除每人发放安家费三两、行粮二两外,每月支取为一两二钱到一两五钱不等的月粮。

到了天启年间,辽军的军饷大概在二两左右,而从各地抽调进入辽东作战的部队,军饷要高一些,每月的标准接近三两。

当然了,这是标准,至于能有多少发到士兵手中,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克扣军饷的事情已经变得非常正常了。

京营的粮饷按照最基本的标准,也就是一个人一个月一石粮食。换算成银两,就是一两。那么一个人一年就是十二两银子。

熊廷弼把拖欠士兵的军饷一并还清。当然了徐光启带来的那些士兵也出现了欠饷。现在合兵一处,自然都要偿还。

据说明末拖欠军饷是从万历二十七年开始的。至于是不是,也无从考证。

张之极说道:“熊大人。咱们这些钱还得省着点花呀。毕竟接下来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

熊廷弼点了点头,说道:“不错。马匹、武器、盔甲、粮草都备齐了。咱们再认真训练,到了辽东,一定让那帮奴酋知道知道咱们的厉害。”

徐光启说道:“世子。你调来的那三个人,不会都是练兵的吧。要说练兵,熊大人和我,以及下边这些人足够了。”

张之极笑着说道:“徐大人。这三个人各有各的用处。辽东都司佥书徐国全,那可是武状元出身。假以时日,那绝对是一员悍将。从辽东调过来,再回辽东去,那不就是猛虎下山嘛。你就瞧好吧。”

“那毕懋康和董应举呢?”

张之极继续说道:“毕大人擅长兵器制造,找他是想给咱们造一些趁手的武器。而董大人那可是屯田的高手,我想让其在天津、山海关、辽东一线大力发展屯田,为咱们提供充足的粮草。”

熊廷弼听了,说道:“你找毕懋康造武器,这个我理解。可是辽东的粮草有专门的人督办。这个不用咱们操心吧。”

张之极解释道:“熊大人。求人不如求己。朝廷是会给咱们拨付粮草,可是层层盘剥。到了咱们手里能有个三四成不错了。如果因为粮草接济不上,影响了军事行动,那就麻烦大了。所以咱们要两手准备。不能只仰仗朝廷。”

这番话,熊廷弼、徐光启等人都是十分清楚。这已经是一个光明正大的潜规则了。文官们美其名曰“耗羡”。

张之极要的三个人,毕懋康是第一个到的。因为他离得最近,顺天府的府丞嘛。

见了面,张之极正好要去户部要银子,就对毕懋康说道:“毕大人。请你来,是想让你为军队设计武器。你跟我回城里,到兵仗局研究此事。”

一听说是要研究武器,毕懋康那是相当兴奋,他笑着回道:“世子。这你大可放心。你只要提需求,本官一定竭尽所能去做。”

于是,张之极带着毕懋康就回京城了。

在路上,张之极向毕懋康请教了一些武器方面的知识。毕懋康并没有藏着掖着,而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给张之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