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洗过后,崇祯没有难为王承恩。

用手指点着那本救灾方略,崇祯问:

“说说吧,这是不是傅大人叫你放在朕案上的?”

王承恩连忙弯腰行礼,惶恐地答道:“都瞒不过皇爷,正是傅大人让我放的。”

“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折呢?他若是直接讲给朕听,朕一定会同意的呀……”朱由检喃喃地说。

他仿佛陷入到了回忆中……

那年他才十岁,在宫中孤苦无依。

父亲朱常洛因为出身问题,从小不受爷爷万历皇帝的喜爱。

他父亲当太子的时候,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憋屈的太子之一。

连太监都敢给他脸色看,炭火之类的东西更是时常被克扣。

连带着,他与哥哥当然也就不怎么受重视。

别说受到良好的教育,有时候连吃穿都成问题。

从出生以来,他和哥哥朱由校只见过万历皇帝一面!

就这一面,也不是因为骨肉亲情,而是因为郑贵妃牵扯到了“梃击案”之中。

万历皇帝为了做戏给朝臣们看,要在他们面前演一出父慈子孝。

而朱由检自己,则因为生母早逝,交给其他妃嫔代养,境遇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种情况直到他父亲去世、哥哥朱由校继位以后才稍稍好转。

因为从小相同的不幸经历,虽然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感情笃深,与一奶同胞无异。

天启二年的时候,朱由检被哥哥封为信王。

成了亲王,就会有相应的仪仗以及护卫。

朱由检永远也忘不了,那年他在人群中,第一眼看到了那个令他感到安全的人——傅斯年。

那时的他英姿飒爽,站在人群中鹤立鸡群。

朱由检就觉得,若是有这样的人护卫自己,一定不会再受别人的欺负。

事实也跟他想的一般无二。

自从傅斯年成为他的侍卫后,不管是太监还是宫女,再没人敢对他无礼。

但有丁点不对,那个高大的身影总会第一时间挡在他身前。

不仅保护他的安全,还教他读书明理。

朱由检的课业时断时续,基本就没受过系统的教育,只是凭着自学,才算多少掌握了一些文化。

傅斯年来了以后,又兼职充任他的讲读。

一定程度上,他是朱由检的半个老师。

现在他是皇帝了,按理说他应该再也不需要怕谁了。

可近来他却总是怅然若失,今天终于搞清楚了结症所在。

……

崇祯皇帝自言自语,王承恩并不敢答话,只是恭谨地低头肃立。

“大伴,你能想明白吗?”朱由检茫然地问。

他隐隐有种感觉,自从当了皇帝以后,傅斯年对他的态度变了。

被问道头上了,王承恩恭敬地回道:“奴婢猜想,傅大人是想让皇爷先看明白,然后在朝堂上跟阁老们说。”

崇祯苦笑:“是啊……这么简单的事,连你都能看懂。他是想让朕在朝堂上表现自己,好让大臣们都佩服,夸赞朕懂得治国!”

“可是他为何要借你的手给朕呢?那是因为他心有顾虑!什么事都由他教,万一朕烦了、听不进去了怎么办?他是怕被当成伊尹、霍光啊!”

自古以来,做臣子的最高境界,不外乎两人——伊尹和霍光。

伊尹是商朝的宰相,是辅佐商汤灭夏建商的功臣,一生辅佐了五朝商朝天子。

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是辅佐幼主的顾命大臣。

这俩人共同的牛哔之处在于,作为打工人,把老板给开除了!

历史上的大臣武将谋反,明明是夺权,还得找个说法,往往就会伪装成暂时摄政。

而所谓的行“伊霍之事”,也就被代指为大臣废立君主。

作为皇帝,当然不希望自己会遇到这样的臣子。

反过来,臣子也怕皇帝那么想他,都用尽办法避免给皇帝留下这种印象。

崇祯此刻有点失落,觉得他以真诚待傅斯年,对方却慢慢跟自己生分了。

偷眼观看崇祯的表情,王承恩壮着胆子说道:

“皇爷,奴婢觉得,傅大人正是因为敬重陛下,才会如此做。深奥的道理咱也不懂,说个不恰当的比喻,与其等羊跑了再追,不如事先关好羊圈。”

崇祯意外地看了眼王承恩,竟然缓缓点头:

“你说的没错!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朕要与他共同谱写一段君臣典范,就应该好好维护彼此的关系,不使君臣相疑!既然他煞费苦心,朕就应该成全他的用心良苦。”

想通以后,崇祯更加努力地学习傅斯年替他总结的方略。

次日早朝,对于入秋以来各地爆发的灾情,崇祯做出了清晰明确的指示。

在和内阁商议救灾办法的时候,群臣都在暗中点头,心想:

“哎呦?不错哦!看样子皇帝不是外行,真懂怎么救灾!”

伴着满朝的称颂,崇祯也收获了不小的成就感。

看着同样在拍马屁的傅斯年,崇祯悄悄对他挑了挑眉毛,暗示:

嘿嘿,你那点伎俩被我看破了!

……

傅斯年查看着各地送来的治安情况汇总,尤其注意有没有那几个特殊的名字。

因为他的介入,陕西刚有一点饥荒的苗头,由南方运来的粮食就分发到位了。

红薯吃起来有些胀气,但因为含有糖分,还是能被广泛接受的。

土豆和玉米则更受欢迎,那是真正能果腹的粮食。

加上部分粳米的分发,各地的灾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军屯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失去产业的流民,再不会因为走投无路就铤而走险。

而在江南,一股工业热潮正在兴起。

入冬之前,皇家海贸集团的船队返航了!

都没到欧洲,只到达满刺加,船上的货物就被抢购一空。

还全都是真金白银就地交货,尤其那些头上顶着白布的家伙,那是真舍得买,经常整船整船的包下货物。

高额的利润,让所有海上势力都为之疯狂。

只这一趟,就抵得上他们在近海辛苦跑一年。

第二批远洋贸易船队正在组建,各类产品积攒了几个月的产能,使用船队的规模更胜第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