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金色华年 > 第33章 上学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东盼西盼,八月三十号去学校报到,准确的说是正式报名,新同学七八九岁,花一样的年龄,大家都穿着整洁的衣服,脸上都露出新喜,终于开学了,由于有暑假前二十天的适应训练,同学们也不陌生了,大家对环境基本熟悉,对老师当然也了解,都是本村人,知根知底,见到了老师,大家都很有礼貌,对老师进行热情的问候和招呼,你们猜猜当时同学们是怎么问候老师的?肯定不是“老师好,”川北人特别的问候,小孩子稚嫩的声音加上四川话,真的很好听,“老师吃饭没?”“吃了”,翻译过来就是,老师好或老师早,老师的回答就是你好,你早的意思,你要说没吃也没人给你招呼一顿,这是川北当时的经典问候语,惯穿整过宇宙,那年那月,缺衣少食,一句“你吃饭没?”是多少的温度人心,也是对他人的关爱。现在这种接地气的问候越来越少,不知将来是否消失。

九月一号正式上课,同学们背着新书包,当时的书包还没有双肩包,就一旅行口袋,一元钱一个,花布的,在川北地区很流行的一种花棉布袋,家家户户有,川北人的LV,走亲戚装礼品也提上它,赶集办事也提上它,行走之人的标配,所以很多同学也用它当书包,主要是经济便宜。也有同学背帆布军用包这个比较好看耐用,也时髦,主要装书很整齐,开学时大松没有书包,奶奶说背旅行袋,大松不喜欢,不好看,就双手拿着书和本每天上下学,好在当时书不复,一本语文,一本数学,一个语文写字本,一个数学作业本,一只铅笔,轻松带走,过了两天老师问大松为什么不背书包,“等爸爸买回来就背!爸爸说给我买新书包。”大人的承诺,小孩有记于心,当时大松爸爸去县蚕茧站上班,每次十五天左右,没过几天,大松爸爸给大松买了一个漂亮的书包,黄色军用帆布包,好看耐用。大松也非常高兴,大松每天按时上学,到学校有500米左右,就八根田埂,从不迟到,常受老师表扬,大松心里很高兴,现在知道那也是一种虚荣心。

有几住同学玩得相当好,同桌的,正辉二队的,老爸是会计,正辉和大松相处很好,至今还记得很多同学都有外号,正辉同学外号“飞老鼠”,如果是现在一定会叫他“飞毛腿。”坐在在边的是品刚同学,经常带一毛巾帽,帽顶有一小球,有一点象小丑的帽子,平时笑容满面,听说他是抱儿子(养子),但他爸妈对他特好,穿着打扮整洁,到象是亲生的。本生产队有4五个同班同学,一个与大松同年的小华,一大美女,每天从大松门前过,一同上学一同放学,小华家庭比较富有,四姐妹,小华老大,比大松大十天,天资聪颖,美丽动人,如果当面夸她还真不好意思,他爸爸是区畜牧站兽医,一个文化人,知识分子,打钟吃饭,盖章拿钱。小华也是穿着打扮最漂亮的小姑娘,其他几个同学成绩一般就不一一列举,还有三

队的世国同学,初次见面(他脚穿耐磨凉鞋,轮胎底做的),表情腼腆,所以大家叫他外号新客(新娘子)。

开学三天后分了坐位,每个人都按规矩做事,站姿坐姿立正,老师都亲自规划,不许东张西望,不许交头接耳,上课专心听讲,下面不许小动作,刚刚到学校来的孩子,对这一套真的还有一点难接受,平时在家里野惯了,钟老师是一个比较严厉的老师,如果违反了课堂记录,他一定打手心,没有人去找老师的麻烦,像现在的家长,动不动就投诉老师?,那时的家长巴不得老师多打自己的孩子,这样管教严一些。

新书发到手了,孩子们开始学写字,语文课开始上的是拼音课,a,o,e,i,u,u,b,p,m,f,……开始学韵母,声母,当时的拼音才开始普及,城市可能更早一些,有些民办老师自己不懂,晚上到别的地方去学习,第二天再来教自己的学生,这种情况大有人在,而且很正常。老师边学边用现炒现卖。我们的钟老师不知花了多少功夫,反正我们看来他就是一个老手,他教我们的拼音教得非常好。几十年过去了,至今还没有还给老师,而且用的非常好。们刚刚写字的时候写的也非常的糟糕,自己都认不得,按句土话说就是蚯蚓拐沙,弯弯拐拐,谁也不认识谁,写得一塌糊涂,当时写字的时候连左右都不知道,从左到右划一横,我们有的同学从右向左写,一横道方向就搞错了,就是笔顺搞错了,弄得大家哭笑不得。这样教书老师是非常辛苦的,会花不少功夫同学写字的时候,他就在身边挨个挨个的看笔顺有没有搞错,写错了的老师当场发脾气,他不像现在的老师这么有涵养。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长记性,一两天的观察,同学们基本上知道从左向右写字了,在的读者朋友,你不要笑,当时的孩子们见识少,不像现在的五六岁的孩子,真的是要比当年三年级的同学水平,前就没有见过世面,就在那一二平方公里内转来转去,连汽车都没有看见过,不像现在的孩子,从小有电视看,有手机玩,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在的老师也轻松多了,不是那个时候的孩子不聪明,是真的懵懂不懂?数学课还好一点,1+1\\u003d2,2+2\\u003d4,反正小学数学第一册也就是20以内的加减法,语文全靠读和写,老老师最喜欢的就是让大家听写,这样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记忆水平和记忆能力,把字写在黑板上,上面用一块报纸遮住,他听写的时候偶尔还会翻开报纸,让大家看一看,这是什么字啊?同学们就会努力的看黑板上的字,而且会牢牢的记住下一个字,无形中也增加了孩子们的记忆力,锻炼了孩子们的听写能力,每天都有听写课,上午有,下午也有,晚上回家还要写两篇字,过了一个月,老师开始训练,听写,不是不知道啊,一试吓一跳,山上很多同学大概2\/3的同学听写不及格,老师这一下火了,不及格的同学全部站到操场上去,当时的秋雨绵绵,子们个个淋得落汤鸡,的生活生产队的社员也不少,看着大家在那里挨训,这一下脸丢大了,包挂大松在内也没有及格,淋淋雨这事还是没有过去,老师拿来直尺,一个挨个的打手心,实话真的很疼了。那边问记住了没有?长记性了没有?晚上回家还写不写字?边打一边问,回答不及时,还要继续打!别说老话,老说说的好。黄荆棍儿出好人。这些同学回家天天晚上写字写到深夜,生怕第二天记不住,又怕挨打。大松也长了记性,回家要求爸爸给他念自己在那里听写。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的锻炼,班上的同学90%的听写能力都非常好,从那个时候起大松基本上听写没有错过字。对填写没有错字的同学,老师也有特别的奖励。这奖励你们想都想不到,星期六放学的时候,老师就说了下一周这些字,我们要听写,你们必须回家把它写一遍,如果你听写一个字不会错的,你可以不写家庭作业。这可是大松的强项,从回家除了练练字,看看书,真的没有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书写任务,他也知道他不会写错。连续三五次没有错过字,老师对大松刮目相看。班上50多个人,老师要一个一个的批改,听写作业,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把大松叫上讲台,给了他一支批改的红笔,帮老师批改听写作业,一下大松的地位,也就在班上高了不少,对的,同学,其他的同学都乐意跟他玩,与他交往有好吃的零食也给大松吃,不懂的问题,他们也会请教大松,从当时也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好孩子,他的聪明也是有条件的,六六星期天在家里,他会练字写字,一般不出去跟其他同学玩,很少与其他小孩子玩耍,他怕上学写错了字,会挨老师的批评。自己和弟弟妹妹一起玩,就是看书,写字,画画。一学期过得非常的快,大家也过得非常的愉快,期末考试了,考试的成绩下来了,班上前三名同学是,小华,品刚,大松,三位同学的成绩不是平均成绩,是单科成绩都在90分以上,两科都在90分以上的同学会有奖励,被评为三好学生。当时的奖励是放假就发给你了,一张奖状,全班就我们三个同学有,他同学也非常羡慕,老师鼓励大家要向这三位同学学习。三位同学同时也出了一个外号,那就是“好成绩”,这可是同学们对优秀生的褒奖。不懂的问题去问“好成绩。”这些好成绩也愿意给同学们讲一讲不清楚的数学题。成绩差的同学会受到同学们的歧视,而且当时的歧视还非常严重,同学歧视老师歧视,成绩差的同学也感到非常自卑,成绩好的同学,有时候还像成绩差的同学,做思想工作,你就回家背草背篓算了,不要来上学了,这些题很难的。现在想想这些事情真的有一点好笑,成绩好不好是人家的事,管你这些小屁孩什么事啊?大松得了奖状,家长们自然高兴,爷爷奶奶高兴,爸爸妈妈高兴,外婆外公也非常高兴,其他亲戚朋友也非常高兴,都夸大松非常聪明,大松不是非常聪明,是喜欢认真的学习,认真的听他们讲课,不清楚的地方还喜欢问其他的高年级同学,当时大松的幺爸已经是初中生,大松有不懂的题就向幺爸请教,会把问题搞得明明白白。大松平时学习有爸爸的指导,也有邻居的指导,还有老师的指导,这样他又肯认真的学,所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成绩好,一定是有原因的。大松得了奖状,爸爸也有奖励,给他买了两个作业本,大松也非常高兴。当时的,纸和笔对大松来说,那就是最好的奖励。

期末考完试三天后,就领放假通知书,通知书上有同学的成绩,还有老师的评语,中的评语写的非常好,因为老师对她的印象很好,所以读起来很受鼓励,该生在校期间从不迟到早退,遵守学校纪律,上课认真听讲,能按时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优异,希再接再厉。

评语虽然不长,这是一个老师对自己学生的评价,也是肯定,也是老师对学生的印象表现。领完通知书就放假了,正月十六才正式开学,放寒假20多天,老师布置了一些家庭作业,主要就是写生字,每个字一排,把生字表上的字全写一遍。

放假了,大松也轻松了。天写完家庭作业,就与弟弟妹妹玩,也与邻居的小伙伴一起玩。大松在核成绩在校比较好,所以邻居的小朋友也都听他的话,因为他领回奖状,全院子的人都看见了,大家都夸赞大松!大松心里也乐开了花,但脸上就是没有表情,假装不好意思。

愉快的寒假生活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