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和阿娘一路相依为命,大娃怎会不知道阿娘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只是作为子女,他是不愿意与阿娘的意愿相违背的是!他知道阿娘喜欢读书人,希望他们能读书好,考科举,让家人有依靠,继而改换门庭。

他也知道读书人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和猎户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何先生轻而易举地就能得到所有人的尊敬,而青山舅舅是个猎户,虽然大伙儿也觉得他不错,因为他有绝对的武力值,能猎到别人猎不到的猎物!

所以不管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大娃不确定自己不读书改去习武,就一定能做到最好,他怕一事无成,到时候阿娘该多失望呀!

可现在,阿娘说希望他能够快乐!大娃儿一瞬间便破防了。

“习武,打猎,这都是不错的选择呀!阿娘觉得很好,我瞧瞧你青山舅舅有没有时间,到时候你便拜他为师,只是一点儿,青山舅舅只有阿织一个女儿,若是做了他的徒弟,就要一辈子孝顺他!”时下,对待师长都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覃三娘这样说,并没有什么不妥。

“当然!阿娘,我会好好学的!不会让你失望!”没想到阿娘如此简单就答应了自己的要求,大娃儿心里高兴极了!

“儿子,生命短暂,你要为自己而活。只要你活的堂堂正正,能为自己的理想奋斗,阿娘都为你感到骄傲!

你不必为了迎合我而去做什么事情,你们都是阿娘的孩子,无论何时,我都会喜爱你们!”

覃三娘觉得有必要跟娃儿说清楚,大娃儿心思重,放不开,这是优点也是缺点,这类人容易累,心累!

最后,娘俩愉快地约定,这一年的时间,大娃会跟着小二他们去学堂认字,若是字认得差不多了,也不必想着再参加考试。主要的精力可以放在习武和打猎,还有帮助她做事上面。

至于阿囡,她还是很喜欢跟着阿织一起去学堂的,虽然资质一般,但是女孩子嘛,本来就不指望她们会考科举,也是同大娃儿一样,认得字就可以了。等到他们十二三岁,覃三娘便打算让阿织学些新的技能,也算是有一技之长,只是这孩子适合干什么,她暂时是真的没有看出来!

有时候,看着她软糯的模样儿,覃三娘也想着,算了!还是自己努力挣钱吧,等到娃儿大了,不行就招个上门女婿,搁在自己跟前看着,也就这么过了!另外,不是还有两个哥哥看顾着嘛?轻易不会出什么问题!

如今,她算是深刻体会到了家有女儿的心情了!如同自己精心养的一朵花儿,别的混小子那是无论如何都不配的!

翌日,便到了覃三娘和郭二等人约定的日子。

同刘氏等人说清楚,她便骑马去了和县。进城的时候没有遇到郭猛子,想着并不是他当值,覃三娘也未停留,直奔杨树街而去。

等到了那宅子跟前,覃三娘翻身下马,不由地惊讶了一番。那宅子的门敞开着,内里闹哄哄的。

“东家,您来啦!”狗蛋儿的声音传来,接着便听到他更大的吼声,“老大呀,东家来了,还不赶紧出来!”

正在里面干活儿的郭二,听到狗蛋儿的喊声,知道覃三娘来了,抖了抖身上的泥土,急忙小跑出来。

覃三娘进门之时,便看到这样一副场景,好多妇人和娃儿正在里面热火朝天地拔草,虽然衣衫褴褛但是咧着嘴角笑着,额角滴着汗,眼里含着光。

“东家来了,赶紧进来吧!”郭二将覃三娘让进来,又将再在旁边站着的狗蛋儿踢了一脚,“你这愣子,赶紧去搬张凳子!难道让东家站着?”

狗蛋儿虚虚挨了一脚也不生气,赶紧去搬凳子了!

“郭二,你这动作够快的!这是从哪儿找来的劳力,这么快就开始收拾了?”覃三娘询问道。

虽然杨树街是个贫民区,但是这里的居民也不会穿的如此褴褛,补丁摞补丁的!原住民虽日子也哭苦,但可以洗洗换换,眼前的这群人仿似根本没有换洗的衣裳,那衣服上的补丁都脱线了!更像是无家可归的人!

郭二擦了把手,给覃三娘放好凳子,“东家,还是瞒不过你,这些人都是兄弟们招募的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大部分都是流民,也有本地的孤寡之人!听说了东家您的善举,全都自发过来帮忙做工,也算是自建家园了!”

“哦?这事儿干的不错。”覃三娘夸赞道,想不到郭二还有这等头脑,提前将人召集了起来!若是她们亲手建立的家园,想必意义不同,也会更加珍惜。“不过,这么多人,晚上住在哪儿呢?”

在覃三娘看来,这屋子实在是破了些,也没有床铺,现在天儿还是有些冷,这些人大都是瘦弱的妇人和儿童,若是晚上冻着了,会很麻烦。

“东家,郭老大早就想好了,那大堂里的砖瓦破损的最少,咱们今日就将那房顶修缮一番,夜里就能遮风挡雨。至于床铺也简单,用拆下来的旧门板儿搭上些铺子,这些个人也能将就了!”狗蛋儿在旁边笑嘻嘻地回话,心想这东家就是心善,还管难民去哪儿住?她们如今有了去处,自是高兴地不得了,这处能遮风挡雨的,不比露宿大街强了许多?

听他这样一说,覃三娘也觉得挺好的,毕竟在逃难路上,露宿街头对于她来说也是常事,自己都能坚持,这些人也没什么不行的。

看她点头,郭二接着说道,“东家,前些天您让我过户的房契已经办好了,给您收好!”

说着便从胸前兜里掏出一张薄纸,递给覃三娘,“还有,修缮屋顶的工人也找好了,一天十个大钱,包一顿午饭,您看成吗?”

一天十个大钱不算多,找活儿的人多,活儿却少的很,所以很多匠人都自降身价到一天八九文了,尚且不包饭。

郭二小心地说道,他找的匠人是自家兄弟的阿爹,就怕覃三娘觉得他徇私。

大根儿和二根儿家中不宽裕,他们爹已很久没接到活儿了,娘又生了病,光是药费每个月都要好几百文,他看不得兄弟们失去阿娘。

他们兄弟几个不说别的,就说这孝顺二字,那是绝对的投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