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内家拳演义 > 第65章 第二论,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原文)第二论气

天地间未有一往而不返者,亦未常有直而无曲者矣;盖物有对峙,势有回还,古今不易之理也。常有世之论捶者,而兼论气者矣。夫主於一,何分为二?所谓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阴阳也。捶不能无动静,气不能无呼吸。呼则为阳,吸则为阴,上升为阳,下降为阴,阳气上升而为阳,阳气下行而为阴,阴气上升即为阳,阴气下行仍为阴,此阴阳之所以分也。何谓清浊?升而上者为清,降而下者为浊,清者为阳,浊者为阴,然分而言之为阴阳,浑而言之统为气。气不能无阴阳,即所谓人不能无动静,鼻不能无呼吸,口不能无出入,而所以为对待迥还之理也。然则气分为二,而贯於一,有志於是途者,甚勿以是为拘拘焉耳。

(介绍)此段文字描述的“物有对峙,势有回还”及阴阳,即为阴阳转换,即是太极拳与形意拳的不同之处。这也是陈长兴太极拳论与李洛能形意拳论不一样的地方,除此之外,形意拳论与太极拳论几乎一模一样,描述的不外乎一心二气三节四梢五行六合。

天地间没有一往而不返的人或事物,亦没有常有直而无曲者矣。天下之物都有对待,发展趋势都有回还往复,此为古今不易之理也,太极拳也是这个道理。

常有世之论太极拳者,而兼论呼吸之气者矣。既然太极拳主於一(劲力归于一),为何分为呼吸二气?因为呼吸即阴阳也。太极拳不能无动与静的能量蓄发,气不能无呼吸。呼则为阳,吸则为阴,上升为阳,下降为阴,阳气上升而为阳,阳气下行而为阴,阴气上升即为阳,阴气下行仍为阴,此阴阳之所以分也。

何谓清浊?升而上者为清,降而下者为浊,清者为阳,浊者为阴。清浊之阴阳,即上下行能量。

然将呼吸分而言之为阴阳,统一而言之则为气的能量。气不能无阴阳,即所谓人不能无动静,鼻不能无呼吸,口不能无出入,所以呼吸之阴阳即为对待迥还之理也。

然虽然将呼吸之气分为二,而贯於一,最终目的是为了周身整体上下内外的能量蓄发,所以有志於习练太极拳者,不要被以上理论所拘束了。

此段文字中,气指呼吸之气,呼吸之气的上升与下降,实际上就是指的通心之气的息的能量了。清浊则指上下行能量。即由呼吸调息生成心力,心力生成上下运行的能量。

形意拳中的三层呼吸,是没有“对峙”“回还”的描述的。呼吸之气是不可能出于肺部而生成清浊的能量的,此段文字描述的上下运行的阴气阳气和清浊,实际上指的都是心力,即五脏六腑生成的心肾交合的能量。心肾交合的能量在周身经络中循环往复地运行,就是太极拳的一气之循环起落的能量蓄发。而形意拳只是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

此段文字所描述的,就是太极拳与形意拳的区别所在。

这段文字在描述太极拳上下运行的能量是连绵不断的,阴阳也是不断转换的。在形意拳中,周身三节压缩旋转折叠拧裹生成下行能量,在获得上行能量后就一次性发出去成为打击力量了。而太极拳则不然,太极拳气屯于内,气的能量在周身上下循环往复地运行而进行阴阳转换,上行能量并不向外发出,而是又重新下行,再提引新的上行能量,如此循环往复地阴阳转换。

正是由于太极拳的这种连绵不断的阴阳转换所生成的劲力,才能够实现自己与对手能量之间的阴阳转换。沾连粘随、引进落空借力打力都是自身能量与对手能量在做阴阳转换。

正是由于太极拳从阴之极的心力,通过阴阳转换而达心肾交合,再阴阳转换出来精气神的外部能量,再由心肾交合的能量与精气神阴阳转换合一为真气,再敛气入骨,涨筋腾膜、对拉拔长,一直阴阳转换到九转纯阳之功,再到使用阴阳转换的方式实战技击,其中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阴阳转换,所以此拳被称之为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