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吴茂行挥手让那些小吏们退下,整片后堂到最后只剩下他和罗文清两人:“文清,你说权力的腐蚀究竟有多么惊人!”

罗文清却道:“茂行,你不要以为是人都能够抵挡诱惑,那是因为许多人并没有真正拥有过它!这些事我以为你早已见怪不怪了!其实有很多时候,最需要法律帮助的人,往往很难获得帮助。”

吴茂行翻看着护卫刚刚送上来的证据,不由气上心头道:“文清,我们这些读书人本该是这朗朗乾坤的良心,可现在无数的事实告诉我,读书人他们大多没有良心!那些个知州巡抚、能吏干将,他们的良心都到哪儿去了?”

罗文清双手一摊:“这我哪儿知道,许是都被狗吃了呗!”

此时有护卫前来传话:“启禀吴大人,刚抓到闯入府衙意图杀害张氏的匪徒七人,经讯问,他们都是杨府的打手,请问大人该如何处置他们?”

吴茂行闻讯怒极反笑:“这是惠州官衙,他杨五当真以为这里是他杨府,任他杀人掳掠,无恶不作?!”

罗文清却是习以为常道:“这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常事儿嘛!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搞出这个问题的人!那张氏既然敢提头上访,他杨五就敢杀人灭口!”

吴茂行冷哼一声,大踏步朝前堂迈去:“我脚踏的是大历的国土,我俯瞰的是浩瀚星海,倘若我吴某人今日后退一步,就愧对自己当初写下‘海晏清明日,民安景泰昌’的鸿鹄之志!文清,你陪我一起,公审此案!”

罗文清自是欣然前往。

护卫领命,前往杨府缉拿要犯归案。

惠州府衙第一次在明月升起时开堂审案。

不过片刻,惠州府的大堂外就已经围了一圈又一圈前来旁观审案的平民百姓。

谁也不知道这位凭空冒出来的吴大人究竟是哪儿来的!

他们只不过是想前来凑个热闹罢了。

杨五爷杨庆直到被吴茂行的护卫缉拿到堂上时,仍旧妄自尊大,直言自己有秀才功名在身,可以见官不跪,只是不知道堂上坐着的是哪位大人?

吴茂行笑了:“吾姓吴,讳茂行,吴茂行是也,曾任户部左侍郎,兼太子太保,不知杨五爷还有何疑问?”

杨庆闻言瞬间傻眼。

堂上一众小吏闻声也不禁哑然,谁会想到,这位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连日来与罗文清一同在长堤上挂灯笼的吴姓官员竟会是当今镇国太后身边的肱股之臣!

那是与当今相国言怀谨并驾齐驱的准内阁能臣,未来势必入阁拜相的吴茂行吴大人!

大堂之外的一众百姓也不乏文人能吏,听闻此言煞是激动。

就连一些普通百姓见此情形也瞬间明了,堂上审案的一定是他们前所未见的大官儿!

说不定,这回张家娘子真能够沉冤昭雪呢!

杨庆此时已是心知不妙,却不得不强辩道:“大人既然说是‘曾任’,也就意味着现今并无官职在身,又如何能审理此案!大人,你根本就没有资格缉拿我杨五归案!”

罗文清摇头,到底还是被杨家宠坏了,不知道吴兄的眼里容不得沙子!

果然,下一秒,吴茂行惊堂木拍案:“肃静!”

堂上一干小吏立马手持刑杖,高呼“——威武!——”

“我吴某人虽然如今微服私访,无朝廷官职加身,却是镇国太后亲封的巡查御史,身负纠察错案之职!尔等罪行滔天,恶贯满盈,所犯刑法罄竹难书!如今本御史缉拿你杨五归案,天经地义!”吴茂行官服加身,甚是威严。

杨五闻言却是眼珠子一转,大大咧咧道:“既然吴大人你是镇国太后的人,又怎会不知我表姑父晏王爷正是太后的兄弟,今日有此一遭,都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说白了,我们都是一家人,又何必为了一区区疯妇伤了和气!再说,知州大人早都结案了,我都已经赔了她张家一千两金子了,是她张氏不收,与我何干!”

张娘子听闻此话,顿时急得落泪,她生怕这仅剩的唯一希望也在官官相护的大环境下化为泡影,连忙辩白道:“大人!您不要听这无耻之徒在堂上狡辩!知州大人从来都没接过民妇的状纸,更别说审案了!杨五害死了我的女儿和丈夫,我不要杨家的赔款,我要他杨五给我女儿和相公偿命!是他逼死了我的女儿!害死了我的丈夫!我只求大人按律处置!还我女儿、丈夫公道!”

罗文清再次上前,扶起张氏:“张娘子,你莫要激动,有话慢慢说。吴大人会为你做主的。”

张氏却似抓到了救命稻草般死死地拽住罗文清的衣袖,哽着嗓子道:“大人,你说现在这是怎样的世道,人善被人欺!”

一旁的杨五不屑道:“老泼妇,你现在才知道啊!让五爷告诉你,并非是现在如此,而是从来都是如此!”

“肃静!”吴茂行惊堂木一拍,立马有侍卫堵了杨五的嘴。

张氏满脸屈辱,却依旧咬着牙,紧拉着罗文清的袖子不放,梗着脖子道:“大人啊,你是人,我也是!可是在他们眼中,我们是猪,是狗,是牲畜,是蝼蚁,却偏偏不配与他们那些人上人相提并论,仿佛提一嘴也会受到玷污一般,那样的高高在上,那样的趾高气扬,视我等性命如儿戏!”

“今日若非两位大人出手襄助,民妇恐怕早就死在杨府的手中!大人,我不求您从重判处杨五那个畜生,我只要你按律法办!我要让他杨府知道,这大历从来都不是他杨家的天下,而是我们千万万百姓的天下!我要让世人看到,这朗朗乾坤下,真的有公理正义!”

罗文清深吸一口气,道:“你放心,我和吴大人会给你一个交代。”

说着,罗文清搀扶着张氏坐到了门吏放好的座椅上。

此时,姗姗来迟的知府、知州也终于来到了府衙,吴茂行示意小吏给这些大人安排座位。

一切准备就绪。

“升堂!”惊堂木一拍,吴茂行正式开始审案。

“——威武!——”

这一次,没有人能够救下视人命如儿戏的杨五。

一切证据确凿,就连张父、张家女儿已经烂透了的头骨,都被张氏带上了堂。

而今日奉杨五之名闯入府衙截杀张氏的狂徒更是就押在堂下。

吴茂行秉公执法,就要按律判处杨五死刑,择日问斩。

谁料恰在此时,堂上的小吏发话了:“启禀吴大人,阮师爷病退,衙内无人可以担负师爷之职,还望大人择日再判!”

旁观吴茂行审案的知州、知府等一干大人不由笑出声来。

强龙不压地头蛇。

这是他们惠州府的地盘。

吴茂行一个京官儿来到地方上还敢这般猖狂行事!真以为他们会承认他这个什么狗屁巡查御史吗!

没有镇国太后的谕令,就算是言相来了,他们也不认!

倘若今日让他吴茂行如了意,杀了杨五,那么来日晏王府怪罪下来,他们拿什么还给王爷?

毕竟人命关天,更牵扯到了他们头顶的乌纱帽。

为今之计,还是拖为上策。

只要吴茂行一走,他们将此案上报州府,不就又回到了他们手里!然后州府报刑部,刑部报内阁,内阁报太后,这一拖就是一两年,等到他们得了晏王府的准信儿,到那时再处置杨五为时不晚!

否则,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倘若晏王爷执意讨好娇妻,想让他们轻拿轻放,饶了杨五一命,他们到那时又怎么给晏王爷大变活人!

所以说,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吴茂行在此时处死杨庆!

杨庆听闻堂上小吏的话也不由笑了:“来呀!来审我啊!来判我啊!爷倒是要看看,看看有谁敢冒着得罪王府的名头牵扯此事!不怕死的就来啊!哈哈哈哈!”

猖狂!罗文清轻嗤一声,挺身而出:“文清与镇国太后乃同榜三甲出身,不知我罗文清可有资格自请作师爷,为吴大人录笔供!”

吴茂行欣然应之:“本官倒要看看,今日是你的命硬,还是本官的剑硬!”

审案继续。

杨庆慌了。

旁观审案的一众官员也不禁慌了神。

一切都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原本按程序,吴茂行应当判案后将案件上报至州府,再由州府上报到刑部,再经刑部上报给内阁,因皇帝年幼,每年处决刑犯的名单都是由镇国太后亲笔落定,这一来一去需要耗费不少时间,这就给了他们无数可以私下操作的空间。

可是谁都不曾料到,吴茂行居然请出了镇国太后御赐的尚方宝剑。

这也是昔日吴茂行自请深入民间巡访时,顾悠然给予他的双重保障。

明卫暗卫守护,尚方宝剑加持,为这位镇国太后早已选定的未来相国开路。

顾悠然要的从来都是吴茂行平安无恙,她见过太多在巡访查案中莫名消失的仁官能吏。

否则,为什么每三年一次的全国粮仓大排查总有几处地方粮仓意外失火,总有一些账本莫名烧毁?

为什么每一次清查盐税漕运,总有官员失足落水?当然,也有遭遇劫匪意外身亡的。

可是他们下面勾结成灾的地方势力们真的以为华京对此事一无所知吗?

不过是民不举,官不究,久而久之,上行下效,诸事以和为贵,这才形成了欺上瞒下的歪风劣习。

然而顾悠然要的从来都不只是一个重复着王朝百年兴衰宿命的老旧政权,她的野望更为吓人。

她希望能够铸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家园,将他们曾经大同天下的理想蓝图铸成真实的国度。

所以,她需要一位能够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可以制定一系列改革政策、推动大历变革的治世能臣。

而吴茂行就是她选中的国相!

言怀谨很好,但出身世家的他根本无法,也不能向大历的高层举刀变革。

所以她会让他成为昭儿的老师,以帝师之名影响下一代朝堂,从而保住言氏一族的平安。

左右大历未来走向的宰辅,只有吴茂行能干!

他是她从很早以前就一眼相中的人才!智谋双绝,能屈能伸,爱民如子,忠义无双!

顾悠然想要看一看这位想来以知行合一理念为指导的绝世能臣究竟能看到多远!

而吴茂行从来都不会令她失望。

果然,在吴茂行请出尚方宝剑后,罗文清立马宣读了罪犯杨庆的判词——

“杨氏杨庆,逼奸民女,按律当处以绞刑。而后仗势欺人,累及王氏公子王昊,残害张父张大壮,欺压张氏,阻碍张氏报案鸣冤,为了杀人灭口,不惜买凶杀人,纵容手下截杀张氏,按律当斩。如今数罪并罚,判处杨庆死刑,斩立决!”

杨庆听完宣判,顿时吓软了双腿,瘫倒在地,涕泗横流道:“吴大人!吴大人杨五知错了!还望大人看在晏王府的面子上高抬贵手,饶我一命!小人给大人磕头了!给大人磕头了!”

语罢,杨庆埋首在地,砰砰砰地给吴茂行磕头。

吴茂行扔下行刑签:“拖出去,就地问斩!”

明卫领命,一左一右,将杨庆拖出大堂,在府衙大门前的广场上当众问斩。

当杨庆人头落地的一刹,张大娘抱着怀中的两方木匣,笑中带泪,哭得放肆又张扬:“菁菁!官人!我给你们报仇了!你们父女俩一路走好!”

府衙之内,围观的百姓无不拍手,更是高声呼唤着“吴青天”、“吴青天”!

罗文清倚靠在堂前的门槛边,他抬眼,回头望去,在‘明镜高悬’的巍峨牌匾下,吴茂行的身影越发显得挺拔不屈。

这是他们所有读书人的最高理想!

这一刻,吴茂行并非仅仅是吴青天,他是知识和人性相结合的完美化身,是为官作宰背后儒学文化的沉淀与发扬!是所有至今仍生活在水深火热、被沉重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却也还是努力挣扎活着的平凡百姓的精神信仰与良心丰碑。

吴茂行的存在足以让世人知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无数文人志士前仆后继,无视权力财富的诱惑,克制本能的欲望,哪怕粉身碎骨也百死无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执着与理想。

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一幕,吾心甚慰!吾道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