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煌煌帝国之大秦 > 第98章 卫人吕不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卫国,周朝分封的一个姬姓诸侯国,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卫国疆域大致位于黄河以北的河南鹤壁、安阳、濮阳,河北邯郸和邢台一部分,山东聊城西部、菏泽北部一带,首都朝歌,后建都于楚丘、帝丘、野王。卫武公时一度强盛,周平王东迁时,卫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

战国初的昭公时期,三晋强盛,而卫国如小侯,成为魏国的附属;到了成侯时期,因为国势不如诸侯,于是贬号为侯;到了嗣君时期,卫国只剩下濮阳,而卫侯贬号为君。

而不得不说的一段历史是,护送周平王东迁平戎乱之时,除了当时强盛一时的老牌诸侯国卫国之外,还有尚没有被周王室正式册封,认可为诸侯国的秦。

当此之时,和当时的大诸侯国——卫国相比,无论是地位还是势力,都是远远不如的小小秦先祖,也就是秦人头领,后来被敕封为秦襄公的嬴开,因为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平戎有功,才被正式封为诸侯。因为但凡诸侯,都需要裂土封侯,所以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国才成为周朝的正式记名诸侯国。

但历史就是历史,即便这段历史是卫国的衰败史,同时反过来也是秦国的强盛史!此时的卫国,正是怀君在位时期。而国家业已沦为魏国的附属国,而国土也只剩下濮阳这一域之地了。但即使是这样的一个,类似于大国封君之地大小的——小小卫国,毕竟是由响当年的煌煌大国浓缩出来的。这最后剩下的国人,虽人数不多,可却是实实在在的精华版。

孔子在卫国前后十多年;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赞赏“卫多君子,其国无患”;商鞅,吴起,李悝皆出于卫国。所以说,卫国虽国小,但底蕴深厚。

卫国濮阳主街道上,魏国的使团车队,正在徐徐驶向卫国王廷。街道两旁的路人看客们观此情景,无不七嘴八舌的吵得沸沸嚷嚷:“你们看,这是魏国的使者!看来啊,他们又来咱卫国找事情了啊!哎——谁让咱们卫国国小力衰啊!”

... ...

这群七嘴八舌的吃瓜群众所在街道旁,有一个富商,正在撩起因为要给上国大魏使团让道,早就停靠在路边的马车窗帘。而神态淡定的冷冷观望着这一幕的富商,正是卫国首富——吕不韦。

“还记得上次魏国来催加贡品,一张嘴就是狮子大张口。宗室不愿意从自己身上出血,就把份额尽数摊牌了下来,濮阳上下商家包括平民在内,都不得不砸锅卖铁捐出银两,最后闹的天怒人怨,差点把宗室的屋顶给掀翻了。不知道这次‘堂堂’大魏国又想干什么?!”吕不韦低声说道。

“肯定没好事就对了。不管了,公子,咱们快走吧,今天的帐还没有收完呢。”家老催促道。

... ...

下面先搞个人物简介。吕不韦,土生土长于闻名遐迩的历史名城濮阳,继承祖产后经过戮力经营,这个时候业已成为卫国首富(其实算面积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大县或者是市州的首富)。

首先,吕不韦去了他的第一处产业,濮阳最繁华的商业一条街。这里有吕氏商社亲自经营的布匹坊、酒坊、水粉铺、书经籍铺、米面铺、饭庄以及酒楼。尽管这些铺子都很赚钱,但仍然不是吕不韦最主要的产业。吕不韦最大的依仗,是这条街的整块地产房产。也就是说,这条商业街,都属于吕氏商社。而吕不韦此行的目的,就是作为包租公,去这条商业街收租金。

吕不韦看着自己在濮阳这座繁华小城里面的产业,心里面还是稍微有点得意的,毕竟这些都是他这些年来,辛辛苦苦拼来的。

吕不韦想起数年之前的此地,虽然繁华,但却远远不是濮阳首屈一指的最繁华之地。是他,用战略眼光发现它的价值,并且大力度进行了一番收购整合重建,然后针对濮阳人喜好妆容华服、喜好附庸风雅吟诗作赋、好饮酒歌舞的特点,有针对性塑造起来的。他的濮阳首富地位,也是由这里奠定的。

忆往昔峥嵘岁月了一番之后,吕不韦走下马车,开始缓缓的在街上穿行起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经籍铺——濮阳第一书。经过多年的经营,这间铺子的藏书已达到濮阳城之最,就是濮阳城主卫君,有诸如卫国历史等问题需要查问,遍阅君府藏书档案而不得,也需要专门差人,到他的这“濮阳第一书”借阅,如果还是没有的话,吕不韦敢说整个卫国怕是就无法找到了。

不过名声归名声,吕不韦毕竟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人,他可不想只是把“濮阳第一书”,仅仅打造成为濮阳人的图书馆就了事了,毕竟他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赚钱。而濮阳,作为一个只有城市没有农村,甚至连郊区都没有的繁华都市(周边之地早已被魏国侵占了),它里面的居民当然就是纯粹的国人了(根据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朝的律法,把居住在都城之内的平民叫做国人,而居住在郊外的,叫野人)。

在初秋战国时代,这个国人的叫法可不得了,那代表的是小的时候,念过私塾或者是官办书坊,是识文断字的文化人的象征。国人的生活,也是大大的区别于野人的,平时除了干活挣钱之外,还有闲暇之时的各种娱乐消遣,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和高级消费群体,也就是白领阶层。

话题说回吕不韦对于“濮阳第一书”的规划,在他打造了濮阳图书馆之后,吕不韦发现,原来卖书,也是一个很赚钱的买卖。尽管作为人人皆为国人的卫国濮阳城,居民对于书籍的需要率远胜于其他城市,但濮阳的城市规模和人口总数,相比于秦都咸阳、赵都邯郸和魏都大梁等等,这些超大型战国巨无霸而言,确实不值一提了。所以,唯利是图的商人吕不韦,想要把他的“濮阳第一书”的连锁店,开到列国的各大城市,在赚士子们钱的同时,顺带构建出他的庞大列国人脉网。

视线转到卫国王宫。

“魏国又战败了!”卫怀君竭嘶底里叹道:“这个该死的魏国,怎么老是吃败仗,它自己没有本事,败也就败了,操蛋的是每次战败总找咋卫国的麻烦!上次是进贡金银,上上次是割让土地,上上上次是什么来着?!”

“大王小声一点,魏使还没有走远呢!”一位卫怀君的亲近大臣赶紧提醒道。

“是吗?!为什么不早说,你为什么不早说... ...”

卫怀君其实守着这个卫国的烂摊子,对于魏国的数次刁难,因为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任其宰割,早就在心底里麻木了——反正是破罐子,又能再破到哪里去呢?!

可是这次,卫怀君大为恼怒的原因是,魏国既不要进贡,又不让割地,就是风姿绰约倾国倾城的卫国美女——也是不要。只是让他,也就是卫怀君到魏国,搞个几日游而已。

其实卫怀君也是一个资深驴友的,只是这种被人强迫的旅游,他心里面实在是无法接受。更何况,卫怀君这几日右眼跳的厉害!所谓左眼为青龙,右眼为白虎。左眼跳的厉害必遇贵人或者发大财,右眼就麻烦了,那是有大灾祸的前兆啊。

卫怀君可不想到邻国串个门子,就把自己的小命给串没了。不管怎么说,自己也是一方诸侯之金贵体格啊,就是伤了一根头发丝、一片指甲盖,也不好啊!

于是乎在卫国王宫,就出现了今日今时之场景。卫君召来了满朝重臣,在卫国庙堂里面商讨,自己是否可以去魏国一事。

可想而知,众大臣的想法是一致的:魏国召的是国君又不是自己,更何况如果逆鳞,魏国大哥的盛怒,不是小小的卫国小弟弟可以承受的——怎敢不去呢?!

于是乎,卫君只能直面这个惨不忍睹的现实,在离卫赴魏之前,与他的一干红颜蓝颜知己话别,亲亲小女儿,抱抱小儿子……

果然,卫怀君做国君一般般,做预言家却是一把好手。在卫怀君去了魏国之后,魏王先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囚禁了怀君。然后把他的一干罪名通报了卫国,借此观察卫国上下的反应。果然不出魏国所料,卫国除了民间的几个狂野匹夫叫嚣了几句之外,卫国宗室贵胄和一众重臣们纷纷三缄其口,就像真正的忠臣孝子一般,静等君上进一步的处分决定,不敢有丝毫的悖逆之举。

请注意,这里的君上为上国之君——魏君,而非名义上也是实际上的母国卫君。为了继续苟延残喘,继续逍遥在卫国残留的繁华温柔里,他们愿意或不愿意的直接跳过母国,效忠了实力上邦——魏国大主子。

不得不说,卫国上下的这般反应,魏国很满意。于是乎,魏王彻底的放下心来,直接囚杀了怀君。这个时候,怀君的亲叔叔元君,因为是魏国女婿的原因,魏王便直接下昭,把他册封为卫国的新国君。自此,卫国从此实际上,已经成了魏国的一个封臣之地。

对于此等变相的亡国,无论是卫国王宫,还是庙堂朝臣,都选择了默认。但在野民间,却有一个人产生了强烈的反应,他就是——卫国首富吕不韦。

自从前些日子,在大街上偶遇魏国使团之后,吕不韦就一直利用直达卫国王廷的关系,密切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当然,作为一个纯商人,吕不韦不可能像文臣一般死荐到底,更不会像武将一样拔剑冲杀。他是一个商人,一个成功的商人,一个能成为一地首富的大商人。商人逐利,利者,人世间最最实在的东西。所以,吕不韦也可以说,是卫国最务实的一位。他早就看透了卫国的前途,所以此次如此强烈的反应,并不是为了已经注定灭亡的卫国,而是为了自己——一国之君尚且说杀就杀,他们平民百姓又当如何?!或许,对于掌权者来说,还不是如同蝼蚁般连专门杀一下都嫌费事,只会是捎带着被流矢吞没。

“父亲,想必你也知道了,怀君被囚杀,元君则在魏王的一纸诏书下直接即位,满朝文武重臣,没有一个人敢说话的!待在这样的一个国家,即使我们的钱再多,还不是魏国养在圈里的一头肥猪吗?”吕不韦气愤道。

“理是这么个理,可我卫国的君主尚且无能为力,我等平民又能如何呢?”吕父也很为家族的生命和财产忧心。

“卫国不能保护我们,我们就离开卫国。我不相信,商鞅,吴起,李悝他们可以,我就不可以。”吕不韦紧握着拳头,两鬓青筋暴起道。

“离开卫国倒是可以,但是,儿子啊,你可明白,商鞅被秦国车裂,吴起在楚国被射成了刺猬,只有李悝才得以善终。你确定,要试一试吗?!”吕父还是很担心儿子的未来。

“哈哈哈——”吕不韦大笑道:“不错,此去生死福祸难料!但即便是死,我也不要在卫国窝囊死。”吕不韦斩钉截铁的说道。

“好吧!那——为父,尊重你的决定。可是你记住,卫国虽弱,但父亲在这里,如果累了,可以回家来。”吕父哽咽道。

... ...

虽处乱世,又在弱国,但吕不韦不想随波逐流,他要向卫国先贤们学习,寻着他们的足迹,追慕着他们辉煌的功业,把自己的命运紧握在自己的手中。

而当今天下,能够决定未来走向的不出秦赵两国。也就是国君被无辜杀死的这件事,让吕不韦下定决心,把心中早已经想了多年,也谋划了多年的走出去之行动——付诸实施!而且是,坚决的、彻底的、不惜冒着生命、赔上一切的去——实现。

当然,再伟大的工程,也要从第一步开始。在秦国和赵国国都之间,吕不韦决定就近先到邯郸看一下。吕不韦相信,赵都邯郸城,一定能看到天下未来的走向,和他自己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