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高宗:朱祁镇二世 > 第233章 瓦剌的内部矛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来自大明的复仇全都打在了鞑靼人身上,远在关西的也先不回救还情有可原,但是也先还阻止代理东蒙古事宜的和硕特部帮助鞑靼人,这就引起了鞑靼部众的不满,他们成群结队的北上投靠到了脱脱不花的门下。

脱脱不花很聪明,属于那种身在江湖知进退的人。人生最大的阻碍就是看清自己的立场,这也造成了很多比脱脱不花能力更强的人,最终倒在了创业的路上。

脱脱不花脱离了也先的直接管控,但他并没有与也先翻脸。表面上他还是瓦剌的大汗。

在东边,脱脱不花跟大明打的火热,而且从正统四年脱离瓦剌逃到东蒙古,一直到正统九年,脱脱不花从来没有与大明发生过任何的冲突。但是要说脱脱不花没有野心,那就是分头拉二胡,鬼扯。

作为黄金家族的后裔,血管中流着成吉思汗的血液。只要实力够强,脱脱不花就有着统一草原的先天正统性。现在脱脱不花看似偏安一隅,过着富贵舔中求的平静生活。但是内心的躁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不然他也不会动不动就去找海西女真练兵了。

现在生活在大同以北的几十个鞑靼部落向北迁徙,来到了脱脱不花的势力范围内。使得脱脱不花实力大增,复兴蒙古的小小火苗又在他心中,燃烧了起来。

徐珵调入兵部之后成为了邝埜的手下,同时也算是于谦的同事了,只不过于大人现在还在巡抚大同。上辈子朱祁镇的那个不切合实际的幻想终于在这辈子实现了,虽然于谦和徐珵还素未谋面。

邝埜也知道这个徐侍将是皇上钦点调入兵部的,所以对他还是比较照顾。只不过对于这个人到底有没有能力,邝埜也是一脑子的问号。直到六月,血洗河套的战报传回了北京。兵部大家庭才认可了他的能力。

过了年之后,王骥一直在重振甘肃镇的军备。朝廷划拨的三十万两银子,早就送到了甘州。换做以前,朝廷的军费到了西北,将领们、官员们,悄悄的拿一点回家,王骥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次王尚书一反常态,严格的执行了朝廷的安排。

他全程严格把控,所有分了银子的衙门,他都会一一到场检查。所以这三十万两的银几乎是全都用在了募兵、练兵上。王骥很清醒,也先说来就来,上一次皇上给面子,帮大家把锅背了。

如果这次还出问题,那皇上必然是,新账旧账一起算。就像辛普森一样,杀妻无罪释放,砸玻璃判了33年,秋后算账的威力可不是一般的大。所以仅仅小半年时间,甘肃镇的明军数量又重新回归到了四万人,西宁卫的明军也增加到了一万五千人。

同时年中的时候,朝廷把剩余的六十万两银子都划拨给了西北。明军如虎添翼,不但大量的购进了兵仗局的新式火器,还把西宁卫的城堡要塞,修到了西海附近。从西南东侧到西宁卫,沿途到处都是烽火台和堡垒。

六月,瓦剌的军队就有六万人集结在了哈密地区,但是由于天气太热,蒙古人又不耐酷暑,也先也只能等待秋高气爽的是时候再出兵。对外,瓦剌暂缓出兵的理由看起来很符合逻辑,其实处在哈密的内线,早已经把瓦剌内部出问题的情报传到了王骥那。

这件事就又要倒退到东察合台汗国和瓦剌闹不愉快的那个时候了。

也先答应把曲先卫和阿端卫送给东察合台,但是当这两个卫的藩兵叛乱的时候,也先的态度明显很值得玩味,他一开始都还是以一个看热闹的角色出现,最后不是看到巴音不花快不行了,瓦剌都不会站队东察合台汗国。

虽然最后阿端卫和曲先卫的土地都归了东察合台汗国,但是这两个卫的百姓几乎都逃散了。特别是那些藏人的家属,全部居家南迁,跑回了乌斯藏。东察合台汗国花了那么大的力气,结果就打下来了两块无人区。

也先不坚定的态度给东察合台汗国留下了极度不好的印象,过了年,也先再次号召巴音不花一起去进攻大明的时候,巴音不花不但拒绝了也先,还说了一句很重的话:“太师大人是用我东察合台汗国的鲜血当自己的垫脚石啊。”

也先也不是不可以自己动手打大明,但是东察合台汗国的态度使得也先有些担心,巴音不花会等着自己全力进攻大明的时候,突然背刺自己吗?所以这几个月,双方势力,就围绕着利益的分配,展开了极限拉扯。

这好比还没有抢银行就开始想着怎么分赃了,能谈得拢才怪。

最后还是徐锟建议也先,忍痛把安定卫也送给了东察合台汗国,才算是付了定金。东察合台巴音不花才答应,跟随瓦剌一起出兵。然而此时也先已经错过了,进攻大明的最好时机。经过半年“钞能力”的恢复,明军除了士兵经验,其他的指标都基本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巴音不花的信使刚刚离开也先的大帐,也先便深深的舒了一口气。他看了看眼前的徐锟,说道:“果然还是徐师爷的计策奏效,谈了这么久,这东察合台终于决定出兵了。”

“太师的目标可是富庶的大明,这安定卫漫天戈壁,能换来三万大军,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是我们进攻大明的关键时刻,不把东察合台绑在我们的战车上,一旦跳反了那可不得了。你看当时明军的藩兵倒戈,明军的失败就像潮水一样。”

“还是太师英明,高瞻远瞩,从大明身上总结了教训。”

也先和徐锟正在商量着,对策的时候,一旁端盘子送水的仆人,默默的站在大帐的边缘。所谓最顶级的谋略,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偷听方式。这个看似不懂蒙语和汉语的仆人,其实就是卜列革埋伏在哈密城中的暗桩之一。

自从上次看到了徐锟这个汉人之后,他就变成了,城中内线调查的最主要对象。关于徐锟的信息,断断续续的呈现在了王骥的案头,慢慢的堆砌出了一个,在也先身边出谋划策、曲意逢迎的立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