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马踏三国 > 第396章 司马懿之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些爱情,是一见钟情的;有些默契,是与生俱来的。

往往从未见过面的两个异性,能够在第一眼间擦出爱情的火花;往往素未平生的两个同性,能够在第一次合作中便配合的相得益彰。

马超和诸葛亮之间,便属于后者。

他们两个联起手来,契合度极高,一前一后,压迫的曹操狼狈不堪。每次马超出兵攻打曹操之时,诸葛亮必定会率军从曹操的身后杀来,牵制他的手脚,为马超创造机会;而每次曹操想要吞掉诸葛亮,让后顾无忧之际,马超则是一定会发起新一轮的猛攻,逼着曹操不得不放弃诸葛亮,回军自救。

一进一退之间,马超和诸葛亮就像是心灵相通的孪生兄弟一样,根本不用互通有无,便让曹操暗中叫苦不堪,几欲吐血。

为了能破除困局,曹操精心策划了一次声东击西的计划,派出大将夏侯惇与曹仁,率领五万大军佯攻马超;而曹操自己则是带着三万精兵,直扑诸葛亮的驻地。为了掩人耳目,曹操还特意在士兵之中,挑选出一个样貌和自己有些相似的人来,让他穿着自己的衣袍、挎着倚天宝剑,与夏侯惇、曹仁一同前往。

这样的计划,如果不能提前知晓,是很难被发觉的。可惜的是,马超和诸葛亮这对妖孽,可都不是一般人。

出奇的默契,让两人做出了相同的决定。他们佯装坚守不出,让曹军误以为他们没能看穿曹操声东击西的计谋,故意晾着曹军,等曹军将士在等待中疲惫之后,马超和诸葛亮各自率兵杀来,以红衣弩炮和诸葛连弩,对着曹军就是几轮猛射,射杀了曹军数千军士后,一沾即走,迅速又退回了营地中,绝不和曹操硬碰硬,再次转入防守的姿态。

等曹军从慌乱中恢复平静,再次聚精会神的结成战阵,等待着和义勇军拼个你死我活,马超和诸葛亮又没动静了,就像是根本看不到眼前的曹军一样,似乎忌惮的养精蓄锐。

等义勇军的力气恢复了,曹军又陷入疲惫的时候,马超和诸葛亮再次发动了闪电战,利用射程上的优势,贴近曹军快速发起几波箭袭,而后在曹军反应过来之前,再次撤走。

如此循环往复,马超和诸葛亮均是乐此不疲。一日之间,曹军被义勇军打了三次闪电战,每一次都要被义勇军射杀数千人之多,三次袭击下来,曹军又平白的损失了超过万人。

万般无奈的曹操,不得不下达了撤军的命令,收缩兵力龟缩营中,再也不肯和前后两边的义勇军交锋了。

腹背受敌的滋味,绝不好受,尤其是已经没有了退路的前提下。为此,曹操的头风病都要发作了。

这个时候,司马懿再次站了出来,为曹操献上了一个计策。

曹操出兵征讨马超,名义上乃是奉天子刘协之名,所以司马懿建议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倒刘协的身上去,让刘协发布诏书,承认他是受到了小人的挑唆,这才让曹操出兵的。只要刘协在新的诏书中,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召曹操离开并州,回转许都或是邺城,便等于是让曹操立于了不败之地,马超再也不能在明面上拿曹操怎么样了,除非马超想要抗旨不遵。

司马懿的这个计策,就是让刘协出面,为曹操背这个黑锅。这样的话,损失的是刘协的天子颜面,与曹操是丝毫无损的,无论是军中的将士,还是普通的百姓,都不会埋怨曹操什么,而是只会埋怨刘协的出尔反尔,毫无天子金口玉言的气概。

这对于曹操日后的治军、治政,是很有力的,丝毫不会动摇曹操在数十万将士们心中的光辉形象。而且借机贬低刘协,便是等于在削减大汉王朝的影响力,为曹操今后某一日登基称帝,打下一个基础。

当然了,单单是刘协的一道诏书,效果或许还不够好。司马懿也想到了,马超是绝不会明着抗旨不遵的,但谁能保证他不在暗中做出什么小动作来?谁都知道,马超麾下那支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的神秘部队,还是很可怕的。

所以,司马懿建议曹操,让刘协以天子的名义,为马腾平冤昭雪,去掉马腾乱臣贼子的罪名,恢复其九卿之一太尉的俸禄,并在其槐里侯的爵位上,追加为槐里公,晋为公侯。

马超对曹操的怨怒,有一半来源于马腾之死。可人死不能复生,马超就算是杀了曹操,也追不回马腾的性命了,只要为马腾平了反,曹操再于暗地里向马超服个软,再以天子刘协的名义厚赐马家其他几兄弟,马超的怒气便会减弱许多,即便杀心不减,可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最后一步,司马懿建议曹操,奏明天子,正式奉马超为王。只要他接受了刘协的诏封,登上王位,便等于是他承认自己仍是大汉朝廷的臣子,自然更加没有理由对抗刘协的诏书,让曹操率军退回邺城去了。

毕竟,这一切,都是“小人”挑唆刘协而搞出来的事情,和曹操的本意并不一致,曹操也不过是奉旨行事而已嘛。

司马懿的这个计策,是以马超的聪慧为基础的。他清楚马超是个聪明人,知悉天下大势,知道大汉王朝虽摇摇欲坠,但还没到一推即倒的境地,这个时候马超要是抗旨不遵,那可就是冒天下之大不讳了,立刻便会成为天下人口诛笔伐的对象,从大汉第四位冠军侯,成为天下公敌,就像当初僭位称帝的袁术一样。

而且这个计策,还能最大程度的保留曹军的有生力量,为日后再次进兵雍凉,留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只要兵力损失不是太大,曹操还依然是那个威震天下的魏公,依然可以代替天子刘协,掌管天下。

另一层意思,马超和曹操是当今天下数一数二的两大诸侯,马超要是封了王,曹操的王位还会太远吗?王与公之间,只差一步,但这一步,便是天堑之隔,曹操是绝不会主动提出要晋封王位的,那样便会被千夫所指,坐实了汉贼的骂名了。

可要是让马超来开了这个先河,成为异姓王,曹操日后称王的时候,阻力必然便会减少许多。

可以说,司马懿这个计策,看似简单,实则一石多鸟,不但算计到了眼前的局势,还把未来五年内的规划都给算计了进去。一旦计成,必将为曹操多争取到至少五年的时间,让曹操可以从容的厉兵秣马,进位称王。

只是,这个计划有一个难点,就是曹操必须要向马超服软。这个时代的人们,把名声看的极重,宁可丢掉性命,也不愿丢掉名节。所以在秦末的时候,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是遭受了很多流言蜚语的,若非心志坚定之人,是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住众口铄金的。

司马懿小看曹操了。曹操是谁?他可是一代奸雄,能屈能伸的能耐,丝毫不逊于当年的韩信,不过是向马超低个头而已,在曹操看来,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要是袁绍、袁术等人,包括江东的孙策,听闻司马懿这个计策之后,说不定当场就要拔刀把司马懿大卸八块儿了。

曹操终究不是袁绍之流,他能在历史的舞台上呼风唤雨,本事和心胸,可比袁绍他们大的多了。不要说是暗地里向马超服软了,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只要能保住手上的十多万兵马,曹操依然是甘之如饴。

在一人得失与家国利益之间,曹操从未含糊过。

所以,在听完司马懿的这个计策,曹操整个人都显得精神了许多,头也不疼了,不但没有训斥司马懿,反而递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眼神,以资鼓励。

随后,曹操立即提起笔来,给荀彧和曹丕各自写了一封信,把司马懿的计划写了进去,让镇守大后方的荀彧把这个计划再做的完美一些,然后尽快付诸行动。让镇守在许都的曹丕,看管好刘协,断绝刘协和外臣接触的机会,防止有人从中作梗。

书信被送出去之后,曹操像是去掉了一块心病一样,终于稍微放松了一分,他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整顿兵马,抵抗腹背两端马超和诸葛亮的夹击,等熬到刘协的诏书到来,他便可以从这煎熬的境地中解脱出来了。

和司马懿一样,曹操笃定马超是不敢明着抗旨不遵的。所以在圣旨到来之前的这段时间,就成了最为难熬的时光了,曹操可不敢保证,无孔不入的神机营密探们,会不会提前得到消息,促使马超在圣旨到来之前,不惜代价的把曹操永远留在这里。

越是艰苦的时刻,曹操越不会放松。他加派人手进行巡视,散出大量的探马打听义勇军的消息,命部下将士每日不断的加固营地的防御……积极地做着长期坚守下去的准备,同时,他的举动,也是为了迷惑马超,让马超误以为他根本就没有退兵的心思,从而引导马超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他的身上,而忽略刘协那边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