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首先是计算机构造原理,仍以反相器为例,用法阵和法质结合就能实现。”

顺说着,悠悠风就投影出一个画面,显示的是两条玻璃状材质线段以锐角相交的剪刀状图形,廖蒙猜这种透明材质应该就是法质。

剪刀所在平面垂直于地面,中间交点有个转轴,将两条线段分为四条线段,两两一组分别位于转轴左右两侧,每组内两条线段呈上下排布。

左侧的两条线段一个水平,一个斜向上。它们顶端都有一个红色小投影,两个小投影看起来一样,并且投影大部分和线段重叠。

右侧两条线段一个水平,一个斜向下,与左侧斜向下那条线段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它们顶端也有两个小投影,只有斜向下分支上的那个是与左侧一样的红色投影,而水平那个是蓝色。但右侧两个投影都只有一小部分与线段重叠,大部分位于外侧。

悠悠风让投影播放起来,当左侧投影为红色时,剪刀不会动,右侧水平分支投影为蓝色。当左侧投影变为蓝色时,剪刀会逆时针转动,左侧上分支转为水平,右侧下分支转为水平,即右侧水平分支顶端变为红色。

“看明白了吧?这就是个小跷跷板,左端输入右端输出,红色蓝色投影是两种法阵,分别代表1和0。

而这两种法阵内部都是均匀但反向的矢量场,简称上矢量和下矢量,分别会让跷跷板往上转和往下转。而法质可以和法阵锚点绑定,所以可以带着法阵一起转动。

这样不管左侧如何输入,右侧水平分支输出总是和左侧颜色不同,这就构成了反相器。

至于与门、或门等逻辑单元也是由类似的跷跷板构成,只不过需要好几组跷跷板,并且每端分支可能有三个。

每个逻辑单元的输出信号又作为下一级逻辑单元输入信号,大量逻辑单元这样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数字集成电路,也叫做芯片。

为了区别于现实中由晶体管构成的芯片,我们将这种由法质法阵构成的芯片叫做法力芯片。

给法力芯片配上与外界交互的输入输出设备,就是计算机了。

即便是最简单用途的计算机,其芯片电路结构也很复杂,但比起现实世界的晶体管组成的、达到同样程度功能的逻辑电路,已经简单了不止一个量级。

廖蒙对计算机有所了解,而如今见到悠悠风她们只用这么简单的机构就组成了芯片,还是感到很新奇,不过他也有疑问。

“法力芯片算是一种机械芯片吧?芯片要是运动起来会影响运行吧?”

“没错,你注意到关键了。机械结构在运动或者受到外力作用导致自身加速度变化时,自身内部运作的确容易受到影响。只不过这种影响不大。

因为芯片此时加速度变化是整体按照几乎相同的加速度变化,这样内部逻辑单元的跷跷板结构受到的非平衡力矩很小,不会导致明显的额外转动。

当然,前提是需要芯片足够小,而且哪怕非平衡力矩很小,我们也要考虑。

具体方法就是就是给芯片电路添加稳定装置,也是由跷跷板这种简单结构构成,可以阻止跷跷板在非输入信号作用下转动,另外还可以让每一级逻辑单元输出信号强度稳定在指定程度内,保证输出信号只有0和1。

“法力芯片是靠投影的体素作为法阵投影对象,然后生成对应色度的法阵作为输入信号的吧?它可以检测出除了代表1和0红蓝色以外的色度吗?”

“可以的,靠矢量分解和阻力法阵分隔。”

悠悠风一边投影一边说明,

“每个体素的色度分为颜色和亮度,分别对应矢量方向和亮度。三维空间中的方向有三个自由度xyz,将一个色度快复制为多组,归位三类,在每一类的每一组内分别放置一个沿着xyz中某个方向的检测电路跷跷板。

然后作用在各个跷跷板输入端的力量就是这个输入力矢量在这个方向上的分量,而每组跷跷板上附加了一个阻力大小不同的阻力法阵。

当输入力矢量大于阻力法阵,就可以让跷跷板转动,不然就不会转动。

对于任意大小的力矢量分量,发生和不发生转动的跷跷板组合起来会输出一组二进制数字。在我们的分组范围内,这个二进制数字就对应这个方向上的矢量大小,即对应分量。

再将三个分量组合起来,就构成了表示对应色度的数字信号。

而输出信号设备也是靠同样原理生成指定色度。

“哇,那如果要检测或生成色度表上的一切色度,那输入输出模块得包含相当多的检测电路吧?”廖蒙问道。

“是啊,但目前我们才将色度表测量完毕,要实现一切色度的检测和生成的芯片工作量太大,暂时完成不了,目前的计算机只能完成部分色度检测生成,其中生成的色度更多一些。

但这已经足够完成目前我们所需的大多数生产和军事任务了。

你问这个问题是和战斗相关吗?”

“对啊,过去我期待计算机,最主要就是想要能够在战斗中实时计算战斗策略的计算机。而这种计算机的首要功能就是能检测环境图像,包括敌方身形和周边地形。

而这两者对应图像可能包含任何色度,如果不能检测一切色度的话,那在战斗中实时计算策略就不可行了。”

悠悠风沉默了一会儿,说,

“以前我们有想过靠计算机来实时计算战斗策略,但那时我们用机器人理论研究格斗的工作刚起步,还不确定实时计算战斗策略的效果怎样。

而且即便到后来我们研究出的格斗模型也不够完备,有时候计算出的策略不足以应对当前的格斗状态,所以就一直没把检测色度模块的研制当做重点。

要是之前你在这就不会这样了。

你看要不我们现在将芯片研制重点转到色度检测模块上来?如果在开战前完成,那你可以实现为每个战士配置上自动战斗策略计算程序么?”

“啊?”

廖蒙一愣,随即摇摇头,

“目前还做不到仅通过理论计算就覆盖一切战斗情形。事实上除了我自己以外,我顶多帮助其他人计算一个粗糙模型,具体的还需要他们自己根据身体质量分布和动作习惯去调节,而调节方法也需要学习格斗理论才能掌握。

但我想开战前还没法将格斗理论都普及,所以你们的研制方向暂时别改了。

你们应该在研制控制飞行法阵的芯片吧?和我说说具体研制得怎样了。”

“看来你已经知道飞行战斗才是这场战争的关键了,那我直接说重点。

第一代的芯片硬件研制基本快完成了,现在还在编写系统,另外百级玩家们正在通过程序模拟如何控制飞行法阵实现飞行战斗。

这种飞控芯片是参照战机控制设计的,具体芯片结构不说了,先说它的操控算法原理。

人体飞行有六个自由度:前后\/左右\/上下三个移动自由度,和俯仰\/偏航\/滚转三个转动自由度。

而我们的飞控系统是按照现实战机设计的,但战机操控少了左右和上下这两个移动自由度,而且这两个自由度的飞行操控对人而言真的很难,另外加到芯片输出模块上会导致复杂度翻几倍,所以就没加在飞控芯片上,也就是说飞控芯片只有四个操控自由度。

你看这种设计可以么?

廖蒙沉吟一会儿,原本他推演过六个自由度的飞控模型,如今少了两个自由度虽然让飞行灵活度降低一些,但只要比西方联盟所实现的飞行灵活度高就行了。于是他问道,

“西方联盟有在研制飞控芯片么?到什么程度了?”

“应该有在研制,但肯定明显落后于我们,因为之前他们内部一直在打仗,直到三大公会和我们做过交流才开始自己的科学研究以及工业发展。”

“那就行,四个自由度的操控应付他们已经足够了。你说说具体怎么操控方法吧。”廖蒙问道。

悠悠风投影出一个嵌套着一个菱形的球体。

这个菱形有一点儿厚度、上面有个凸起,由两个等腰三角形组成,分别是红色与蓝色,其中红色的指向前,蓝色指向后。球体则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圆圈构成。三角形中点正好位于球心。

这种球体就像动作设计软件中关节上的球形辅助坐标轴,三个圈分别代表三个转动自由度。廖蒙对此很熟悉。

“这个菱形就代表人体,叫做本体,可以进行俯仰\/偏航\/滚转转动,每种转动都会在这三个辅助坐标圈上留下一个扇形虚影,代表对应转动力矩,对应着角加速度,会以数值标出来。

本形也可以伸长,红色三角形往前伸长代表加速,伸长程度代表推力,对应着加速度。蓝色三角形往后伸长代表阻力,对应着反向加速度。两者都会以数值标注。

人在操控飞行法阵时需要在这个菱形形区域尽量想象出一个一样的菱形,叫做虚影。算法会让本体位姿与虚影位姿尽量一致。

如果要转向就想象这个虚影进行转向,本体会跟着转向。

另外,飞控芯片会生成一个法阵投影对象,长得和人体一样,内部充满色度块。而人体内的法阵会按这些色度块生成对应力场。

芯片会根据本体转向数据改变投影对象中各色度块的色度,人体内法阵也会按此改变,然后就产生了对应转动力矩,让人体转向。

实现飞行加减速的过程也是类似。

相比起完全靠人脑想象运动场景或体内法阵投影来实现飞行,靠飞控芯片实现飞行的精度更高,难度更低。

但你应该也看出来了,靠芯片飞行的难度也不低。

首先是人想象出的虚影一般是不太规则还有点儿模糊的菱形,而越不规则越模糊,本体位姿与人实际想要实现的位姿误差越大,最终飞行效果与期望相差越大。

我们测试过,要做到一直想象出较为规则和具体的虚影,是要经过一番训练的。

另外,虚影或本体的图形变化只代表力矩或推力,这不是我们习惯的动作方式。毕竟我们在地面格斗时主要是靠人脑运动中枢直接控制运动,大脑顶多会同时想象一下运动动作,和操控飞行完全不同。

百级玩家们通过模拟软件尝试过,结果很不习惯。

“没事,生成状态动作数据表后,就能用读表的方式操控了。”

廖蒙一直在使用读表格的方式战斗,虽然之前的表格数据图像是运动图像,如今飞行的数据图像是菱形变形图像,但难度没有增加太多。

悠悠风点点头,

“这样就好,不过我们也尝试了另一种更简单的操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