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御梦行者 > 第十章 不合理的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题给出了一个设备的图纸、模拟运行的模型和这个设备输入与输出的一些数据。题目问的是,希望设计一个类似阀门的装置,使这个设备的实验数据能够实现收敛。

这是一个长得像个花生或者哑铃似的东西,左右各有一个圆溜溜的舱体,中间用一根管子起来。然后,在这个东西的外面用一个巨大的大罩子罩住,好像一个巨大的哑铃放在一个圆形的玻璃穹顶下。

我看这东西很眼熟,但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这是一个姜氏场导舱啊。”乔安娜提醒到。

接着,乔安娜详细介绍起来:

“姜教授因为发现了生物体的电磁场作用,于199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姜教授研究的成果,主要是基于量子理论和控制论原理,以及全息宇宙论。特别是他那篇着名的论文——《论生物场的能级传导与开放系统中生物微波电磁辐射》。这篇论文系统地阐述了这样一个假说:既然生物也是由量子态微观粒子组成的,那么,有机生物体自身也应该符合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任何物理学层面上的开放系统中的自由能量,都有能力从高能级向低能级以辐射的形式转移能量,那么,有机生物体也能够做到这一点。

姜教授并没有计算出精美的数学和物理学推演公式,这是他遭受质疑的地方;但与之相对的是,他成功制造了可以运行的生物场能级传递设备——即姜氏场导舱。目前,姜氏场导舱已经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普遍用于治疗由于遗传基因缺陷导致的遗传疾病,和用于阻断一些母婴遗传的传染病。除此之外,姜氏场导舱及场导论有关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农业育种、新药开发、自然灾害预警、癌症早期发现等等很多领域。”

我们对乔安娜的博学表示非常钦佩,连连点头。

她接着说:

“场导论有关技术虽然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运作原理依然饱受争议。因为,场导论基于的物理学原理很可能与主流物理学信仰的大爆炸理论背道而驰,而是基于约翰·惠勒和理查·德费曼提出的单电子宇宙假说。用你们能明白的话说就是,场导论认为,宇宙本质上是一个广大无边的电磁场。而每个有机生物体——比如,每个人的人体,都是一个有独特振动频率的微观电磁场。这个电磁场的振动与宇宙本身的振动之间,有许多联系。如果人体的电磁场与宇宙的电磁场处于和谐交汇的振动频率时,人的身体就健康,人的心理就愉快。如果人体的电磁场与宇宙的电磁场处于冲突对立的振动频率时,人的身体就生病,人的心理也会生病。”

“你说的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课本上的知识,我们大概能明白。但这与这道题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你说这道题不合理呢?”我问道。

“这道题的不合理之处,在这个设备。”乔安娜指着电脑上的图纸说道:

“即使是这个争议颇多的场导论,要能够在我们的宇宙成功运作起来,也要符合一些基本的原理,比如热力学定律。因为,类似于热力学定律的原理,并不是推演、总结和计算出来的;恰恰相反,热力学定律这一类定律,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架构。脱离了这些架构,就谈不上逻辑了,更不用说科学二字。

姜氏场导舱这个设备的基本运作方式是,将一个位于高能级的、用来发射生物信息场的生物放在放射舱;将一个位于低能级的,想要接收生物信息场的生物放在接收舱。用合适频率的激光照射发射舱的高能级生物,并用激光传导到接收舱的低能级生物。这样的,接收舱的低能级生物的错误频率生物电磁场能得到纠正,低能级的生物的能级就会得到一些提升。比如,将一个高能级的健康人的生物信息传导给一个低能级的有基因缺陷的孕妇,可以通过协调和补全孕妇的生物电磁场来提升后者的能级,从而防止基因缺陷遗传到下一代。

但这第一题的这个设备,是逆转了姜氏场导舱:当激光从高能级的健康生物照射向低能级的不健康生物的时候,反而会逆转能级传输的方向,结果会导致低能级的生物能级变得更低、高能级的生物能级变得更高,而同时,整个系统的能量场会随着激光的发射和生物场能量信息的传导,变得能级越来越高。”

说到这里,我们都已经完全糊涂了,听不懂了。

“用你们能理解的话说,”乔安娜认真的说,“这是一个披着‘姜氏场导舱’外皮的永动机,而且是很邪恶的那种。”

“邪恶两个字从何说起?”我疑惑的问,“这个设备怎么说也看不出邪恶来呀。”

“你们看他给出的数据,配合这台设备的能级转移模型——你们仔细看”乔安娜指着表里数据,对我们说,“你们看出什么门道来没有?”

“哦,我看出点门道了。你刚才不是说了嘛,原本在接收舱里的生物的能级,应该随着激光照射越来越高。而这里显示出的,反而是越来越低?”

“对的,就是这个意思!”乔安娜严肃的说,“姜氏场导舱之所以能够治疗疾病,是因为引入了系统外的能量,从而确保发射舱的人并不会因为能级下降而失去健康,同时又能提升接收舱里能级比较低的那个人的能级,从而改变他的振动频率,使他健康起来。而这个设备,我之所以说它是邪恶的,就是基于目前的数据,根本上是抽取接收舱的人的能量,让这个本身就处于低能级的人,越多接受这个设备的照射,身体的能级就越下降,健康就越差,直到死掉。而另一侧信息发射端的那个高能级的人,反而会随着他传导出越多的生物信息电磁信号,能级越来越高,直到最后他的身体承受不了这么大的热量,然后炸掉。

更奇怪的一点是,随着这个逆转的场导舱的运行,这个设备本身的能量会越来越大。而罩在这个玻璃罩下的两个舱室,简直就像通了电的两极一样。从这个角度看的话,你们看这个设备像是个什么东西?”

“你的意思是,这东西像是个灯泡?”小霍说。

“还真是的,真像个灯泡:圆形的玻璃罩是灯泡的球罩,里面的两个舱室,就好像是通电的灯丝。”王胡子也说。

“对,这根本上就是个灯泡。而且,它不仅仅是个灯泡。如果整个系统的材料足够强大的话,这个灯泡将会榨取极大量的能量。能量并不来源于躺在舱室中的两个人,而是这个两人所处的现实宇宙空间本身。这两个人好比只是炮仗的药引子,点燃他们是为了启动一个更大的能量循环,”乔安娜指着数据列表中最下面几排的数据说,“你们仔细看这些数据。”

这时连我都能看出端倪了,数字的量级在滚动增大。

“这是什么原理?核聚变么?反物质的湮灭?都不像啊……”霍鹰问道,“我大概揣测了一下,如果提取这些数据列成一个方程组的话,方程组没有实数解吧?”

“不但没有实数解,而且除去虚数解以外,大概会有一个解,是无穷大。”乔安娜说,“如果是真的话,那就意味着,能级滚动增长,会实现从实验设备现实宇宙空间中抽取无限多的能量,而且这个过程即是不可控、又是不可逆的。”

“这么说来,还真是很糟糕。”我说,“这会炸出一个黑洞么?”

“会比黑洞更糟糕。即使是黑洞,也是有边界的。如果是反物质的话,应该不会进行这种链式反应。这个东西的数学推演其实远远比黑洞和反物质的有关公式更简单,更直接,没有边界。糟糕的地方在于,如果数据是合理的话,设备运作的基本原理违法了我们这个宇宙最基本的原理,即,如果这个东西能运转起来的话,我们放一杯水在那里,纵使我们什么都没有做,这杯水也会越来越烫,越来越烫,直到最后爆炸,变成一颗超新星,变成一个黑洞,变成一个宇宙大爆炸的奇点。”

我点了点头,明白了其中的厉害之处,“这么说我就明白了题目中希望咱们做到的事情了,就是设计一个开关阀门,使这个链式反应的实验数据的函数不再是发散的,而是收敛的。”

乔安娜点点头,说“应该是这个意思。但我还想到一点非常有趣的事情。”

“什么事情?”

“你想啊,假如这个设备实现了平稳运转——我说的是假如啊——那么,你们看这个东西像不像一个在无数平行宇宙空间中,照亮我们所在位置的灯泡?”

“你的意思是,由于它能够从高维空间抽取能量,从而‘照亮’周围的空间电磁场?”霍鹰问道。

其实我没太明白他俩在说什么。

“我简单给你解释一下,”乔安娜说,“按照目前物理学和数学对于宇宙结构的推断,特别是结合量子力学之后,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我们的宇宙之外,会有无限多个平行宇宙。”

“像是电影里演的那样?”

“像是电影里演的那样。”乔安娜肯定地回答道,“你以为那些写小说的和写剧本的怎么会想象出所谓的平行宇宙的想法?那还不是因为小说家们实际上还抄袭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回过头来说,从高维度视角看,假设——我说的是假设啊——高维度看我们的宇宙,每一个宇宙都像是一个肥皂泡一样,飘荡在虚空中。”

“我们就生活在这个肥皂泡中?”

“是的,你的现实不过就是一个吹弹即破的肥皂泡而已。”乔安娜继续说,“你们看这个东西,如果它能够抽取真空能,点亮虚空的话,我猜想,这个东西非常像一个灯泡,或者灯塔,或者信标,可以让别的宇宙的生物或者高维度生物看到我们的存在。”

“你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它用极高的能级扰动了整个宇宙的电磁场,它的能级实在是太高了,而这么高能级的东西,按说应该会爆炸。可是,这里的函数指标峰值的范围是有限的”乔安娜指着图表中的一个断点说,“换言之,外面这个玻璃罩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可以把里面本应发生黑洞级别爆炸的能量完全束缚在这个玻璃罩里。这不是个灯泡是个什么?根本上看,这是个由生物信息场点燃的、发生链式反应的、抽取真空能的、跨宇宙维度的灯泡!现在人家想要的是,让我们给这个灯泡设计一个保险丝,如此而已。”

“哦”,我们恍然大悟。给灯泡设计一个保险丝,听起来好像不是很难的事情。

“你们高兴的早了点。”乔安娜继续说,“第一题就这么变态,后面还两道更变态的题目。如果说第一题颠覆了我们这个宇宙的物理学的话,第二题连数学都颠覆了。”

第二道题目先是给出了一大堆包含有很多“S”和很多括号的恐怖的公式图,然后是一个像个举着鼻子的大象似的怪模怪样的机器,最后还是一大张数据表。题目要求的是,通过归纳和计算,把概率计算结果尽量接近1。

“这个我看出点端倪了,这玩意是个大炮。”王巨君一本正经地说。

“乔小姐,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前面这堆公式,难道是用哥德尔数编制的编码么?”霍鹰疑惑地问。

“你说的有道理。”乔安娜点点头,“按照这上面的英文说明,这个设备恐怕是一台调用了哥德尔数编制的编码进行调试的,具有自我学习机能的人工智能机器。只不过……”

“请等一下,拜托诸位,晚生是文科生,”我很窘迫地说道,“能不能用我能听得懂得话来解释……”

乔安娜点了点头,说道:

“哥德尔数有关的问题,是逻辑学和数学领域非常艰深的内容,我也不是很懂。我试着用一种最简明的话,姑且给你解释一下。

你也知道,逻辑推演构成了当今数学体系背后的哲学原理;而数学,又是今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东亚哲学中“万物互联、生息循环”的基本思路不同,西方哲学的归纳演绎法习惯于从普遍现象中抽象出孤立的信息,用严密的数学语言取代人类的语言。目前,逻辑最严密的数学语言,就是用哥德尔数编制的哥德尔语言。

哥德尔语言是解决第三次数学危机的一种方案。第三次数学危机是由当代着名哲学家罗素提出的一个关于集合论悖论,用白话举例子就是:假如一位理发师只会给‘不会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么,这位理发师能不能给自己理发呢?

这话在外行人看来就是诡辩和抬杠,但在数学家眼中,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动摇了集合论这一当代数学基石。我不想给你引用哪怕一个数学公式,我怕你嫌烦,或者看不懂。总之,我告诉你结论,就是库尔特·哥德尔提出了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成为化解罗素悖论的一个有效手段,拯救了当代数学界。

这一个数学过程的科学应用,就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阿兰·图灵、冯·诺依曼和朱传榘等科学家设计了当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架构,而之所以计算机能够进行逻辑运算,背后离不开哥德尔的逻辑学的成果。

哥德尔的逻辑学探讨了很多问题,比如,一个无限大与另一个无限大相比较,哪个更大?以及哥德尔-爱因斯坦方程中讨论的在封闭的时空体系下沿无尽的时间线前进的话,最终会回到起点,等等的。

目前的电子计算机所使用的二进制语言,并没有能够完全实现用哥德尔数进行编制,因为从理论上讲,电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是有限的,计算机不可能无限枚举所有的可能;或者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假如电子计算机试图通过枚举所有的可能来获得100%准确的结论,那么,消耗的能量和时间将远远大于可承受的范围。所以,当代的二进制电子计算机,严格的讲,计算的结果都是‘无限接近准确的’,而不是‘绝对准确的’。”

我听得头晕脑胀,一团糊涂。“那么,乔老师,您老说了这么多,跟这道题目有什么关系呢?”

乔安娜有解释道:

“我刚才试图向你解释一个结论性的内容,即,在咱们这个世界上,特别是宏观系统下,实际上潜藏着一个矛盾,是所有哲学家和科学家都极力回避的,即,现实的确定性。

一般来说,现实的确定是用概率来推算出来的,而概率计算很多时候是反直觉的。比如,我考你一道题:

现在我给你一次抽奖机会,我有三个碗,其中一个碗里有一个中奖的红球,另外两个碗里是空的。那么,是不是你在三个碗中选哪一个的中奖概率都是一样的?”

“应该都是三分之一。”我点点头,“我可以随便选一个,比如1号碗。”

“对的。好了,下面我掀起3号碗,让你看到,掀起来的这个碗是空的,请你在剩下的1号碗和2号碗这两个碗里挑一个,我的问题是,你刚才选定的1号碗,现在换不换?”

“换不换?额……不换了吧,概率应该是一半一半吧……”我犹豫的说。

“错了,掀起3号碗之后,1号碗的中奖概率依然是三分之一,所以2号碗的概率变成了三分之二,中奖概率上升一倍,结论是你应该换。这说明,事物过去的变化、你当下的行为,二者共同组成的未来的可能性。具体的计算过程我就不给演算了,你有兴趣可以去查看概率论中的三门问题。

那么,三门问题这种反直觉的情况,为什么会存在呢?出问题的不是数学,而是我们的直觉。恰恰是由于我们人类大脑是按照类似量子计算机来运算的,反而是有局限性的,思考的过程并不完备。

假如有一台计算机,能够进行完备的思考和学习,它的运算语言一定是用逻辑完备的哥德尔语言编辑的,这就意味着,这台计算机计算的结果,一定是绝对‘正确的’,而不是‘接近正确的’;同时,这台计算机一定能够绝对计算出结论,绝不可能出现对于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计算不出结果,或者计算出无限大这种不可理喻的结果。

当然,理论上,这样的计算机是不存在的,除非……”

“除非什么?”我疑惑的问。

“除非驱动它的,不是电子,而是莱布尼茨单子。”霍鹰接着乔安娜的话说道。他指着屏幕上的一段英文说,“这是一台不可能存在的设备,因为,这不是一台电子计算机,而是一台莱布尼茨单子计算机。”